解读 ICH M13B 指南重点内容梳理 202503
首页 > 资讯 > 解读 ICH M13B 指南重点内容梳理 202503 出自识林ICH M13B 指南重点内容梳理
2025/03 3月13日,ICH发布了M13B指南草案《口服固体速释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 其它规格的生物等效性豁免》,计划将于2026年11月定稿并在各监管区域实施。 ICH M13B指南是M13系列的第二份指南,旨在解决口服速释制剂其它规格的体内生物等效性(BE)研究的豁免,描述在科学和技术层面证明其它规格的生物等效性。即该指南将提供建议,当药品的至少一个规格的BE符合ICH M13A,可获得一个或多个其它规格的BE研究豁免,减少体内BE研究的额外需求,支持简化全球药物研发。 M13B指南围绕PK剂量比例,原料药与辅料配方比例,及其它规格与生物批次规格相比溶出曲线相似性,描述生物等效性豁免标准。但未详细讨论其它规格证明生物等效性的替代方法,例如体外-体内相关性(IVIVC)或其它建模方法。 按照指南章节,总结主要内容如下: 2. 其它规格生物等效性豁免的标准 2.1 药物PK剂量成比例 -应根据M13A指南,基于药物PK比例性选择生物批次的规格。 2.2 不同规格之间定性和定量组成(生产和配方) -对于生物等效性豁免,其它规格应与生物批次规格的配方在定性上相同。 -其它规格的核心配方的组成,应与生物批次规格在定量上成比例。但是,如有合理科学依据,可以考虑偏离比例性的情况(参见附录I)。 -关于高活性药物,如果在所有规格中,配方中的原料药不超过制剂核心重量的5%,在满足以下其中一项条件时,可能可以对其它规格豁免生物等效性研究:
-生产要求:其它规格的生产工艺应与生物批次规格的生产工艺相同。 2.3 溶出条件(包括优化和验证) -应证明其它规格和生物批次规格之间的体外溶出相似。 -用于生物等效性(BE)研究的同一批次应被用于比较溶出度测试。 -应满足以下条件
-由于原料药在特定pH下的溶解度有限,可能无法实现所有规格的完全溶出,因此不同规格之间的溶出可能存在差异。 -为了证明这种差异是由于pH依赖性溶解度而非制剂因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明溶出相似性:
-如果能够科学说明,可以考虑其它溶出条件(如药典装置和搅拌速度),以解决特定问题(如堆积效应)。 -对于混悬剂,如果没有其它科学依据,建议使用桨法装置并以50 rpm的转速进行测试。 2.4 相似性评估 -溶出曲线应得到充分表征:
-溶出曲线相似性的结论如下(另见本指南图1中的决策树):
3. 特定主题 3.1 固定剂量组合产品(FDC) -对于有多个规格的FDC,可对其它规格申请生物等效性豁免。 -当FDC是由单一混合物或颗粒(整体式)配置而成,FDC中每种原料药都应满足正比例条件。当考虑其中一种原料药的量时,其它原料药可视为辅料,即稀释剂/填充剂,这种情况下仍需满足比例规则(参见前述比例规则及附录I)。 -当FDC是各原料药分层配制,其它规格的配方比例要求应遵循非FDC得要求(参见前述比例规则及附录I),并针对每一层单独考虑。 -应提供FDC中的每种原料药的溶出数据。 -应证明其它规格与生物批次规格的溶出相似性。 3.2 不满足上述条件时的括号法 -假设不同规格之间保持定性相似性,当由于以下一个或多个原因需要对超过两种规格进行BE评估时,可以采用括号法:
-如果为BE评估所选的规格代表了极端情况,并且这些极端规格能够覆盖其它剩余规格的任何差异,则仅需对这些极端规格进行BE研究即可,即可以申请豁免对中间的规格的BE研究。 -如果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均需要进行BE评估,并且由于配方比例偏离而需要对两种规格进行评估,则可能仅需在其中一种规格下进行空腹和餐后条件的BE评估即可。 3.3 原料药的不稳定性 -原料药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妨碍其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分类,如 ICH M9 指南中所述。 -为了支持其它规格的生物等效性豁免,并确定可接受的对正比例的1级或2级偏离(参见附录I),申请人可以提供额外数据来证明时间依赖的高溶解性。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及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需要证明生物等效性的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固体口服速释剂型或悬浮剂,不包括具有狭窄治疗指数的药物和固定剂量组合(FDC)产品(除非所有组分均满足M9指南标准)。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由ICH发布。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