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C 发布原料药亚硝胺杂质风险管理指南
首页 > 资讯 > APIC 发布原料药亚硝胺杂质风险管理指南 出自识林
APIC 发布原料药亚硝胺杂质风险管理指南
笔记 2025-06-02 5 月21日,原料药委员会(APIC)正式发布《亚硝胺风险管理指南:原料药生产商指南》第二版。该指南在 2020 年初版(Additional guidance on the assessment on the risk assessment for presence of N-nitrosamines in APIs) 修订指南增加了大量内容,全面讨论了亚硝胺的形成机制,将研究范围从单一的亚硝胺扩展到亚硝胺原料药相关杂质(NDSRIs);探讨了通过清除因子(Purge Factor,PF)计算进行理论风险评估的方法;提供了关于API测试(包括方法论和可接受限度计算)的风险详细评估指南;此外还讨论了如何将亚硝胺风险管理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中。 近两个月来,FDA、EMA、ICH、WHO多个机构陆续发布亚硝胺杂质可接受摄入限度、风险评估及预防控制的指南或更新,令药企目不暇接,丝毫不能松懈。 亚硝胺杂质的形成机制与风险来源 目前确定的亚硝胺杂质来源的风险因素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清除评估模型 在亚硝胺风险初步评估中,可采用基于ICH M7(R2)Option 4的清除评估,通过清除因子(PF)计算模型论证风险等级。该模型通过量化亚硝胺的关键物化性质(水溶性、挥发性、离子化特性等)与工艺步骤(如水洗、蒸馏)的清除能力,预测杂质去除效率。若计算所得总PF值超过所需清除因子(理论最大初始浓度/AI限值)1000倍以上,可判定风险可忽略,适用Option 4;若总PF值低于1-100倍,则表明存在潜在风险,需通过分析测试进一步验证(如图1)。该模型不仅优化了资源分配,还为企业工艺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但需注意不同地区监管机构接受度差异。 API测试方法与限度设定规范 当风险评估提示API可能有亚硝胺风险时,要进行确认性测试或理论预测,参考EMA的MAH/申请人问答:关于人用药中的亚硝胺杂质(条款5(3)转介)的 CHMP 意见,指南详细介绍了API确认性测试的限度设定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确认性测试需对一定数量的批次进行检测,根据结果采取不同控制策略,确保亚硝胺水平远低于可接受摄入限度。 质量管理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指南最后增设 "亚硝胺风险管理融入 QMS" 章节,其关键在于组织需提升员工风险认知,开展跨部门培训,并整合监管情报,安排团队收集解读法规;加强供应商管理,预审供应商并定期审计;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把风险管控贯穿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根据变更调整策略。 识林-筱筱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所有人用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和原料药。适用于在欧盟上市的药品,由EMA发布,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企业。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