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杂谈】喜闻政府在价格与质量问题上的发声
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喜闻政府在价格与质量问题上的发声 出自识林
【周末杂谈】喜闻政府在价格与质量问题上的发声
笔记 2025-04-06 从小米电车事故,看药品价格内卷与质量安全风险 一周前,国家部委负责人密集发声整治内卷式竞争,谋求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共生共赢。 发改委负责人指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下去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此,将严格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 国资委负责人希望企业不卷价格、拼品质,共同构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过低的价格会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加,破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这是药业近年来不断的呼吁。现听闻部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真是令人欣慰。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发声是针对汽车行业的,不是针对制药行业的。这些发声来自3月28-30日在京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果不其然,就在会议期间,3月29日,一辆小米电车在高速上发生碰撞,引发爆燃,导致三位司乘人员遇难。据报道,惨案是因为爆燃情况下车门打不开所致。车门打不开的原因是电车设计缺陷,具体讲就是车门打开的鲁棒性低。鲁棒性是量度系统抵抗外来影响以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量度,而这不就是质量的另一种说法吗?从这个角度看,这起事故也是“质量源于设计”的一个反例。 还有网友在媒体上评论:电车从研发到上市所用的时间,比油车测试的时间还短。这话说的怕是过于尖刻,但小米电车的确是上市快,且价格低,难免有检测不充分的地方。毕竟检测既耗时又耗钱。虽说“质量源于检测”不如“质量源于设计”听上去时髦,但确是产品质量保障的必要环节。不然,为何在药品质量监管方面,FDA至今都要求产品检测,而“质量源于设计”仅是提倡的,至少实质上如此。 过低的价格,容易导致过高的质量风险。对汽车行业和制药行业来说,质量风险可以直接转化为安全性风险。这方面先例很多,上述小米电车事故,可能只是最新的之一。 风险,顾名思义,是与偶然事件相关的概念。即使在良性的产业生态环境下,也会有产品质量风险。但在恶性低价内卷的产业生态下,产品质量风险就可能不是很偶然的事件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可能有偶然性中的必然性了。 好在产业发展和管理是有规律的,不同行业间也是有相通性的。在一个领域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有可能用到另一个领域。希望如此。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