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杂谈】PMI – 患者用药信息
出自识林
【周末杂谈】PMI – 患者用药信息
笔记 2024-05-19 为患者写用药信息,应围绕着患者的切身愿望而不是临床诊治写 新药是疗效新的药,比从前的药更有效,副作用更小,服用更方便,等等。对患者来说,新药可以是如上所说,也可以是其未曾用过的药。无论是哪种情况,患者或其家人都可能想了解新药的疗效好在哪?差在哪?是否应该用?是否值得用?医生的意见当然重要。但患者明白道理,有助于配合治疗、提高用药依从性。 FDA一直提倡患者在药品审批上的参与。药品审批是基于对用药获益和风险的评估。获益的是患者,冒风险的也是患者。所以,听听患者的意见合情合理。但患者通常缺乏医药专业知识,说多了听不懂,说少了又无从做出判断。 最权威的疗效信息是药品标签和说明书,因为它们是药监局经过系统和严格的科学评估后批准的,含有企业辛辛苦苦做临床试验得到的客观和量化证据。遗憾的是,FDA批准的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越来越长,动辄几十页密密麻麻的小字。对上年纪的人来说,连字都看不清。 早从2009年起,FDA就开始与业界一同探索如何为患者提供简明易懂的用药信息,称患者用药信息(Patient Medication Information, 简称PMI)。去年5月,FDA在联邦公告上发布了题为“用药指导 – PMI”的规章修改草案,甚至限制PMI的篇幅在一页纸。请注意,这是必须遵守的规章,不是建议性的指南。该草案的征求意见截止日期是去年11月,至今已经过去半年了。 上个月,FDA又就此草案发了新闻稿,但无新内容,更没有就收集到的意见给出任何答复。笔者开始以为FDA发了更新的草案,但打开文件一看,还是一年前的版本。后来还找到了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PMI讨论会视频,内容丰富,反映了业内各方对PMI的积极探索和看法。多数发言人认为实施PMI的时机已经成熟、甚至有些晚了。但这个会是10年前办的! 实施PMI的阻力在哪?业界有各种议论,其中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值得注意。美国法律在药品索赔方面的原则是,若企业未充分警告药品的风险,则应负法律责任。警告的对象是医生,不是患者。但PMI的读者恰恰是患者,且限制不能超过一页纸。这对企业有潜在的索赔风险。这就解释了为何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越来越长,因为反正是给医生看的,写得越专业、越全面,企业的索赔风险就越低。从讨论会上的发言看,也是这样。来自GSK和强生的代表,以及与默沙东合作的美国西北大学代表,都对PMI的实施表示要慎重。 会上的发言多数是常规性的。但国家卫生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Council,这是一家维护患者利益的行业协会)总裁Marc Boutin先生的发言,颇有新意,现部分摘录如下。
六年后,2020年,诺华将Boutin先生聘为全球患者参与和倡导的负责人(Global Head of Patient Engagement & Advocacy)。诺华厉害!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