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4年,WHO 拟修订药品预认证程序
首页 > 资讯 > 时隔14年,WHO 拟修订药品预认证程序 出自识林
时隔14年,WHO 拟修订药品预认证程序
笔记 2025-04-11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5年4月3日发布了《药品预认证程序》(Procedure for prequalifi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的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优化和规范药品预认证流程。预认证流程包括多个步骤:WHO定期发布邀请函,邀请相关方自愿参与药品预认证程序;申请人提交产品文件(包括产品数据、生产信息等);WHO对提交的文件进行评估,并对生产场所和临床试验场所进行检查;最终,符合WHO标准的药品将被列入预认证药品清单,供联合国机构采购参考。 这份文件是WHO药品预认证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与2011年4月的现行版本相比,本次征求意见稿在流程方面没有显著变化,其重点在于对列名当局(WLA)和成熟度为3和4(ML3/ML4)的国家监管机构(NRA)的政策变化。 根据最新成熟度目录,我国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通过了WHO的评估,达到了成熟度级别3(疫苗生产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尚未进入WLA目录。 主要变化:WLA和ML3/ML4 NRA的利好 在2011年版本中,WHO使用了“严格监管机构”(Stringent Regulatory Authority,简称SRA)的概念,而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WHO引入了WLA的概念。这一变化是对监管机构评估标准和合作方式的明确与深化。 曾经的SRA的标准是ICH成员国,包括欧盟、日本和美国;ICH的观察员,具体是指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简称EFTA)的成员,由瑞士药品监管局(SwissMedic)和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代表;以及其他通过法律约束的相互认可协议与ICH成员国相关联的监管机构,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此外,涉及GMP检查互认时,SRA还指PIC/S成员药品监管机构。 而WLA是WHO自建的认证机制,指通过WHO全球基准评估工具(GBT)评估达到成熟度水平4(ML4),并完成公开指定监管机构的绩效评估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监管机构。此外,对于GMP检查,WLA还包括制药检查合作计划(PIC/S)的成员。这意味着WLA在药品监管能力和国际认可度方面达到了更高的标准。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WLA和ML3/ML4 NRAs在预认证程序中的多种利好政策:
不过WHO也指出,对 ML3/ML4 NRA工作的信赖可能是部分的,例如仅涉及质量评估或安全性/功效评估,也可能是全面的,涵盖申报资料的所有方面。 其他变化:申报材料受理以及缺陷信回复 在2011年现行版本中,WHO会将不完整的申报材料退回给申请人,要求其补充完善后再提交。然而,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WHO删掉了相关字样。 此外,现行版本要求申请人在收到审评报告后30天内提供问题解决的时间计划。而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WHO修改了这一要求,改为申请人必须在缺陷信中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提交反馈。这一变化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解决问题的时间要求,同时强调了申请人对缺陷问题的及时响应和解决责任。这有助于确保预认证程序的顺利进行,避免因申请人延迟回复而导致的评估延误。 WHO的预认证 WHO的药品资格预认证是一项付费服务,目标是推动优先基本药物符合WHO推荐的规范和质量标准,评估医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向联合国提供采购药品的标准建议。 经过评估,符合WHO推荐质量标准的药品将被列入药物目录中。预认证药物目录主要供联合国机构使用,包括联合国艾滋病(HIV/AIDS) 联合规划署(UNAIDS)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以指导其采购决策。 项目开始于1987年,当时是为了确保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中使用的疫苗有质量保证。2001年,项目扩展到治疗HIV、结核病和疟疾的药品。2006 年,扩展到生殖健康药品,2008 年扩展到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锌的预认证,2017年WHO 就生物类似药预认证启动试点征询意见,2019年预认证了首个生物类似药,并启动人胰岛素预认证试点程序。这些变化反映了WHO在药品预认证程序中的持续改进和对全球公共卫生需求的响应。 识林-白蜡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适用岗位:
适用范围: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