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仿制药收费II期谈判:大幕拉开,角力开始
首页 > 资讯 > 资讯公开 > 美国仿制药收费II期谈判:大幕拉开,角力开始 出自识林
美国仿制药收费II期谈判:大幕拉开,角力开始
笔记 2015-06-17 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 美东时间6月15日,仿制药收费法案(GDUFA) II期讨论的第一次公开会召开,拉开了谈判的序幕。作为大仿制药公司的代言,仿制药协会(GPhA)参加公开会并发言,从GPhA主席Ralph Neas客气的陈述中,我们听到了业界的不满。从GDUFA开始执行至今,GDUFA I期已经过半,仿制药产业到现在为这个15亿的项目支付了将近2/3的账单,至少从这个时间点上来看,在业界认为FDA在承诺的绩效目标上还没有达标。影响了仿制药对患者的可及性,消耗了节省下来的公共卫生开支。Ralph Neas表示,尽管FDA过去三年做出了一定努力,流程的改变人员的增加都为下一步迅速提升审评时间奠定了基础,但对业界来说,FDA离期望还相差甚远。Ralph列出了GDUFA I的四条“罪状” 1. 积压数量 2. 批准时间 3. 收费使用 4. 给患者和公共开支带来的负担 各家之言:
我们的看法: GDUFA I期谈判时,GPhA 作为大的仿制药公司代表赞成GDUFA的授权,在GDUFA I期的绩效中,10个月的“审评时间”也许误让GPhA觉得到这是FDA决定批准或不批准的时限,但其实只是FDA签发CRL(Complete Response Letter,完整回复函)的时限。从昨日的公开会当中,可以看到行业协会对批准时间的心理落差,是否继续支持GDUFA项目,企业心里已经画上问号。 客观评价,FDA并没有在这3年当中荒废时光,超级办公室OPQ的建立,人员的扩增(这不是花钱就能立竿见影的事,科技要求极高的审评人员培训需要时日),指南的发布,流程的探索,以及近期有所回暖的审评速度,也许暗示着审评地基已经建好,批准大厦即将拔地而起,我们有理由相信FDA不会食言。但可以想象,在II期的谈判中,批准绩效的承诺将是双方博弈的关键点。 筹码决定玩法,巨头企业关注的只有批准时间,对于GDUFA收费本身这九牛一毛的开支并不过多关注,但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海外企业,支付“上不了车的月票”将成为净利润的负担。目前GDUFA收费尚无任何针对中小企业的豁免或优惠,声音微弱的小企业如何能在谈判中为自己争取利益?中国企业“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阶段是否应该过去,尝试在新的契机用国际舞台的方式表达诉求?每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收费怎样兑现为真正的利润? 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将持续研究和关注GDUFA谈判的进展,在新的账单到来之前,中国出口药企是否想要做些什么? 发出代表中国药企的声音?维护和争取自身的权益? 如果您有对GDUFA的意见和对谈判的看法,请让我们知晓。 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