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 拟调整 CAR-T 疗法继发性癌症黑框警告
首页 > 资讯 > FDA 拟调整 CAR-T 疗法继发性癌症黑框警告 出自识林
FDA 拟调整 CAR-T 疗法继发性癌症黑框警告
笔记 2025-03-11 FDA计划基于最新安全性数据修订CAR-T细胞疗法的继发性恶性肿瘤风险警告。与此同时,行业呼吁简化治疗标签要求,以扩大患者可及性,并探索CAR-T在自身免疫疾病等新适应症中的应用潜力。 FDA警告声明调整:几经波折,未来可期 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主任Peter Marks近日在再生医学联盟(ARM)会议上透露,FDA即将调整CAR-T疗法的黑框警告内容。此前,FDA因要求对全部 CAR-T 疗法添加黑框警告,在 CAR-T 领域引发震动。后经过多项研究,观察到接受 CAR-T 治疗的患者继发性癌症的发生率并不高于接受传统标准治疗的患者,FDA表示将重新评估 CAR-T 疗法的继发性癌症黑框警告。 “FDA观察到的‘CAR-T治疗中出现的T细胞恶性肿瘤’,实际上是两种因素的结合:一是可能与CAR-T疗法本身相关的极微弱风险信号,二是B细胞淋巴瘤患者群体中本就存在的继发性T细胞恶性肿瘤风险。”Marks解释道。“我们需要将两者区分开,尽快对警告声明进行调整,并从中吸取一些经验。”他补充道,修订后的警告声明,将更精准地反映风险与获益比,为临床决策提供清晰依据。 CAR-T疗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arks指出,随着安全性数据的积累,该疗法有望成为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新支柱”。“我们已看到初步数据支持其用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警告声明的完善将对CAR-T疗法的使用更放心。” 这一调整也可视为FDA对CAR-T潜力的认可。Marks强调,警告声明的细化,将降低医生与患者对非肿瘤适应症的顾虑,加速临床探索。 可及性挑战:标签限制和医疗体系 尽管CAR-T疗法的生产瓶颈已逐步得到解决,但实际应用仍面临严峻挑战。百时美施贵宝(BMS)细胞治疗部门总裁Lynelle Hoch指出,目前仅有约20%的患者能接受治疗。 核心障碍在于标签要求严苛,现行规定要求患者在学术医疗中心住院4周,并由看护者全程陪同,且治疗后8周内禁止驾驶。 Hoch直言:“问题不在药物价格,而在于流程限制。”她呼吁将住院时间缩短至2周,后续治疗转至社区医院完成,以降低患者负担。 Marks也认同可及性问题的重要性,但强调解决该问题需多方合作,FDA 将尽其所能提供帮助。为解决可及性问题,Marks提出“分级医疗体系”设想:
Marks强调,FDA愿与ARM、药企及医疗机构合作,共同破除医生担忧(如患者转诊后流失)、优化治疗流程。目前,BMS等企业已与FDA就标签调整展开讨论。 FDA对警告声明的调整,既是对CAR-T疗法安全性的肯定,也为拓展适应症铺平道路,且更多患者将能就近获得治疗。行业与监管机构的协同创新,或成为突破当前CAR-T市场与可及性瓶颈的关键。 识林-筱筱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