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林社区专题】液相色谱技术系列问答和讨论
首页 > 资讯 > 【识林社区专题】液相色谱技术系列问答和讨论 出自识林
【识林社区专题】液相色谱技术系列问答和讨论
笔记 2025-03-22 识林社区是面向所有识林用户的互动交流平台。在这里,识林用户提出问题,同时也解答问题,并参与讨论。近期识林PC端上线【液相色谱技术】专题系列问答,用户们可围绕液相色谱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技术优化以及法规要求等展开讨论。 以下仅为近期部分问答,欢迎用户登录识林社区参与专题问答和讨论。 Q1:申报注册中,方法开发、验证和检验提供图谱时,液相气相图谱的量程有要求吗? @用户bvyc 建议: 目前申报注册的图谱提供要求在2016年第80号文中有提到(如下),关于具体的量程要求并无明确,可根据实际检测项情况,如有关物质、含量等峰不同项目设计不同的量程。 80号文要求: 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所附的色谱数据和图谱的纸面文件可参照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药品研究色谱数据工作站及色谱数据管理要求(一)》的相关内容准备,建议对每项申报资料所附图谱前面建立交叉索引表,说明图谱编号、申报资料中所在页码、图谱的试验内容。 用于准备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色谱数据的纸面文件应采用色谱数据工作站自动形成的输出文件形式,内容应包括如下相关信息: (1)标明使用的色谱数据工作站,并保留色谱数据工作站固有的色谱图谱头信息,包括:实验者、试验内容、进样时间、运行时间等,进样时间(指injection time)精确到秒,对于软件本身使用 “acquired time”“作样时间”“试验时间”等含糊表述的,需说明是否就是进样时间。 (2)应带有存盘路径的数据文件名。这是原始性、追溯性的关键信息,文件夹和文件名的命名应合理、规范和便于图谱的整理查阅。 (3)色谱峰参数应有保留时间(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峰高、峰面积、定量结果、积分标记线、理论板数及其他系统适用性要求的参数等。申报资料的色谱数据的纸面文件还应包括色谱数据的审计追踪信息(如色谱数据的修改删除记录及原因)。 依据: 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2016年第80号) 思考: 通常仪器自带固定量程,如果是首次接触,可以与供应商交流建立合适的量程模板,主要目的是为了能让审评老师清楚看出峰形。 Q2:液相系统RSD的修约规则有只进不舍的说法吗?出自哪里? @夏博良 在液相色谱分析中,RSD(相对标准偏差)是一项用来评估测量精度的指标。 关于RSD的修约规则,通常有两种说法:
具体采用哪种规则应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标准规范进行选择。 @牧魂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查看《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但是不同的版本有差异,在2010版有相关明确规定,只进不舍的规定。但是在2019年版这没有这样的条款,也就是不做强制规定了。 即参考其他修约方式进行修约即可。 Q3:HPLC化合物手性异构体分离 @寒星苍梧 1.理论分析 手性异构体要分为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定义在有机化学教科书中都有,CDE的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也有两者的定义:
对映异构体在非手性环境中的性质基本相同,但在手性环境如与手性试剂的反应时性质不相同。而非对映异构体的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就不相同。因此可以说非对映异构体虽然是手性异构体,但其区分难度要比对映异构体低不少。因此在有机化学里已经有一个经验之谈:非对映异构体用非手性HPLC甚至TLC都可以分离开,但对映异构体只能用手性方法拆分开。 2.指导原则依据 在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因此,如果你要做分析的药品主成分和某杂质之间是对映异构体关系,一般只能用手性方法分离。如果主成分和某杂质之间是非对映异构体关系,就可以考虑用普通的反相色谱柱分离。 但手性分离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用手性色谱柱。具体以下同样引用指导原则的描述:
3.实践角度 由于现在的色谱柱厂家已经开发出了很多手性色谱柱,而且也都有对适合分离的结构的摸索。所以选择手性柱进行方法开发的速度会是最快最省事的,而且也不用考虑样品成分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如果想省成本用非手性柱进行分离,无论是在摸索加入流动相的手性选择剂还是衍生化方法,都要面临引入新物质和样品中主成分和杂质之间的作用和干扰等,会需要比手性柱使用更多的后续研究。 Q4:有的实验为什么有机相用到了甲醇和乙腈,而不是只用一种有机相? @不住 1.调节选择性 分离机制差异:乙腈和甲醇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混合使用可改变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平衡,从而调整色谱峰的选择性。 案例:某些极性相近的化合物在纯乙腈中无法分离,但加入甲醇后可能通过氢键或偶极作用改变保留行为,提高分离度。 2.优化峰形和灵敏度 减少拖尾:甲醇的质子溶剂性质可抑制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离子化,减少峰拖尾(例如蛋白质或多肽分析)。 质谱兼容性:乙腈的离子化效率通常高于甲醇,但在某些情况下,混合溶剂可改善电喷雾离子化(ESI)的效率(如乙腈:甲醇=50:50)。 3.平衡洗脱能力和系统压力 高洗脱能力 + 低黏度:乙腈的强洗脱能力可缩短分析时间,但其低黏度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柱压;加入甲醇可适当增加黏度,避免超高压系统(如UHPLC)的柱压过高。 案例:梯度洗脱中,起始高乙腈比例快速洗脱非极性组分,后续增加甲醇比例以平衡柱压和分离效果。 4.方法开发的灵活性 筛选条件:在方法开发阶段,混合溶剂可快速探索不同选择性,节省优化时间。 兼容复杂样品:对于含多种极性成分的样品(如天然产物提取物),混合溶剂可提供更宽的极性覆盖范围。 5.经济性和安全性 成本控制:乙腈价格较高,混合使用可降低溶剂消耗成本。 毒性管理:减少乙腈比例可降低实验人员的健康风险 Q5:仪器掉线都是软件引起的吗? @华谱科仪 在液相色谱(HPLC/UHPLC)等仪器的使用过程中,模块或软件“掉线”(通信中断、控制失效)是常见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掉线问题都是由软件引起的,可以从不同场景分析可能原因。 下面提供一些常见的掉线排查思路: 常见掉线场景及可能原因 1.仪器开机后无法连接 可能原因:
排查方案:
2.运行过程中突然掉线 可能原因:
排查方案:
3.模块掉线(如进样器、检测器) 可能原因:
排查方案:
4.长时间运行后间歇性掉线 可能原因:
排查方案:
预防措施 1.定期维护:清洁接口、检查线缆老化、更新软件/固件。 2.稳定环境:配备稳压电源、UPS,避免温度剧烈波动。 3.记录日志:保存软件报错信息,便于追溯问题。 4.备份配置:保存仪器通信参数和校准文件。 总结 掉线问题需结合现象逐步缩小范围:
对于复杂问题,建议联系厂商技术支持并提供以下信息:
通过系统化排查,可显著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实验效率。 Q6:2025版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会有哪些变化? @Stark 202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理化分析通用技术要求增修订概况中提到修订 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完善色谱参数调整范围,增加滞留体积对梯度分离影响的描述,增加溶液制备的描述,对系统适用性试验进行修订和补充,在测定法中增加标准曲线测定法。具体可以参照识林的药典会 关于05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草案的公示 2023.09.14 @红秀 可以参考药典会 关于05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草案的公示 2023.09.14与药典委文献。 Q7:市场上可选择的色谱柱品类这么多,什么样的色谱柱才是“好用”的色谱柱? @漆白雪黑 色谱柱的“好用”通常包括几个方面:分离效果、稳定性、使用寿命、操作便利性和成本。 分离效果要看柱效、选择性和分离度。稳定性涉及批间重现性和耐受性,比如pH和温度范围。 使用寿命则与填料的耐用性和抗污染能力有关。 操作便利性可能包括是否容易更换、平衡时间长短。 成本不仅是购买价格,还有维护和更换频率。 分离效果
稳定性与重现性
使用寿命
其他问题 其他专题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适用范围说明: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