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药政每周导读:清洁验证指南、细胞治疗检查指南落地,医疗器械 GMP 拟修订,放射性药物临床风险管理
出自识林
国内药政每周导读:清洁验证指南、细胞治疗检查指南落地,医疗器械 GMP 拟修订,放射性药物临床风险管理
2025-01-20
【注册审评与变更】
1.14,【CDE】常见一般性技术问题解答 - 新增4个问答
- 化学药品各类适应症对应的适应症分组是什么?(一个问题分两次回答)
- 对于境外生产的化学原料药,境外供应商发生变更的,如何在我国申报登记人变更?如在我国申报变更时,化学原料药恰逢再注册,两项注册申请如何衔接?
截至2025-01-13,官网共发布一般性技术问题解答241条(其中有25条重复,实际共计216个)
识林会员还可点击查阅CDE 化学仿制药共性问题、CDE 受理共性问题。
【GMP与检查】
1.13,【CFDI】关于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生产检查指南》的通告
本文曾于2024年7月征求意见。细胞治疗企业必读。通过识林“花脸稿”功能,可以看到改动虽不多,但关注点也不少,从中可评估监管导向。下面提供一些对比思考,仅供参考。建议生产质量人员仔细阅读全文和花脸稿。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
- 在偏差管理方面,不应以异常事件处理偏差,而应纳入偏差影响评估,与旧版本“获得QA批准”的要求相比,此次规定更加完善。
检测与生产要求方面
- 新增了在经验证的保存期限内进行检测的规定,为相关操作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
- 对直接用于细胞产品生产的基因修饰载体或能赋予其特定功能的材料生产工艺的生产线,要求范围有所扩展,之前仅提及载体。
- 对于有抑制微生物生长作用从而可能影响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结果的无菌生产操作(如冻存),经风险评估后可不完全包含在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中,这一新增内容考虑了风险因素,更为合理。
生产操作与人员管理方面
- 新增要求无菌接管机和焊接工艺必须经过确认/验证,且如用于无菌工艺,应在无菌工艺模拟中覆盖焊接工艺。
- 同一批次多次进出隔离器时,新增了每次使用后都需进行手套完整性测试的要求。
- 生产期间,直接接触含有传染病因原体供者材料的人员,若未按规定采取有效去污染措施,则不得进入其他生产区域。与之前“当天不应再进入其他生产区域”的说法相比,更为合理,且避免过于绝对而缺乏科学依据。
- 新增了“与其他供者材料和细胞产品彼此隔离”的要求。
1.14,【NMPA】公开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
器械GMP现行版本发布于2014年12月,这是近10年来首次修订。
CFDI还贴心地发布了逐条对比稿,便于器械企业仔细甄别即将到来的变化,不过从对比稿上看,修订内容非常多。
1.17,【CFDI】关于发布《清洁验证技术指南》的通告
本文曾于2024年7月征求意见。
利用“花脸稿”工具对比可知,细微改动特别多,许多监管导向就蕴含在这些增删内容中。下面提供一些对比思考,仅供参考。建议生产质量人员仔细阅读全文和花脸稿。
- 风险管理与法规责任。新增内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药品生产企业应当...科学地应用风险管理有助于达到控制措施与收益整体平衡,促进合规性,但不能免除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的责任,不能通过风险评估来规避法规的要求。
- 定值与范围值:清洁工艺的清洁参数可能为定值,也可能是一个范围值,这为清洁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 清洁剂使用控制。新增通常情况下,手工清洁使用清洁剂或淋洗液的体积可通过控制阀门开度和时间等方式进行控制,进一步提供了具体指导。删除了“要求供应商提供清洁剂处方的所有成分以及相应的HBEL的相关数值”以及“应至少向供应商索取每批检验报告”的要求,这是基于风险和现实的合理化处理。
- 目视不仅是“目视”。“建议使用内窥镜、相机或摄像头等技术手段增加目视检查的可靠程度。”在信息技术时代,不采纳此建议似乎很难说得过去。
- 给“传统限值”一个合理的安排。对于HBEL比传统限值更松的情况,将“企业应定期基于药物的毒理学等数据,重新评估基于毒理学计算限度情况以及对清洁验证验证效果的影响”的表述改为特别具体的指导“设为警戒值”。定期评估的要求还存在,但其前提是有新毒理数据。
- 微生物限度的表面取样限度。删除了“生产下一产品前对工艺设备进行灭菌,或者下一产品是采用除过滤工艺的,灭菌或除过滤前的微生物表面取样法限度为1-2cfu/cm²”的具体数字规定,改为按品种走。
【上市后监管】
1.16,【CDE】关于发布《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25年第5号)
本文曾于2024年10月征求意见。
放射性药物的辐射效应包括确定效应(如骨髓毒性)和随机效应(如致癌性)。放射性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从发生时间上可分为急性和迟发放射性毒性反应。由于放射性治疗药物在体内衰变需要一定时间,临床使用中还可能给非患者人群带来风险,包括直接参与处理药物的人群(如生产、物流、医护人员)以及间接接触的人群(如家属、护理人员)等。放射性治疗药物应根据产品的研究数据,参考同类产品的安全性特征等信息,在申报上市时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风险管理计划。
【新药批准和报产】
1.13-1.19,NMPA发布7个新药批准,CDE受理10个NDA
注:仅列出新药(包括改良型新药)的上市申请和批准上市信息。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背景下,申请上市以及获批的品种,其适应症、临床研究策略、注册路径,都值得业界关注和分析。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适用岗位: 工作建议: - QA:仔细审查修改前后的规范,更新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符合最新的法规要求。
- 生产管理:根据新规范调整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活动合规。
- 研发:在设计和开发阶段考虑新规范的要求,特别是在风险管理和设计验证方面。
- 注册:关注新规范对注册申报的影响,准备相应的注册文件和资料。
- 市场:了解新规范对市场推广和销售记录的要求,确保市场活动合规。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和中药等类型的医疗器械。适用于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原料药等注册分类。发布机构为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 文件要点总结: - 质量管理体系更新: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在全生命周期活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风险管理强化:强调了风险管理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重要性。
- 变更控制与持续改进:新增了变更控制程序,要求企业对变更进行评审、批准,并在实施前验证和确认,以确保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 质量风险管理回顾:规定了企业应定期实施质量风险管理回顾,确保风险管理措施持续有效。
- 委托生产与外协加工管理:详细规定了委托生产体系的总体要求,包括委托协议、受托能力评估和监督、生产转换要求等。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确保无菌检查流程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定期培训相关人员。
- 生产:按照无菌检查法要求,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 研发:在药品研发阶段,考虑无菌检查法对产品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测试。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和中药等各类药品的无菌检查。适用于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原料药等注册分类。由中国药典发布,适用于所有在中国注册的药企,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 文件要点总结: - 无菌检查法概述:明确无菌检查法在微生物检查法中的地位,为药品无菌性提供检测标准。
- 检测方法:规定了无菌检查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培养基选择、培养条件等。
- 结果判断:强调了对无菌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质量控制:提出了无菌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环境、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控制。
- 记录和报告:要求对无菌检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检测结果。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应全面理解并执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范要求。
- 生产管理:需根据规范制定和优化生产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范。
- 研发: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应遵循规范要求,实施风险管理和设计控制程序。
- 注册:负责确保注册过程中遵循规范,特别是在产品研制时遵守相关要求。
- 市场:需了解规范对销售记录和售后服务的要求,确保市场活动合规。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中药等各类医疗器械。适用于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原料药等注册分类。发布机构为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 文件要点总结: - 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应建立与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 风险管理: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全过程。
- 文件和记录控制:规定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有严格的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 设计开发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对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
- 不良事件监测与改进:企业应建立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开展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