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头脑风暴:仿制药业的新模式
出自识林
2016-05-31
【编者按】 通过产业模式创新,来彻底改变仿制药业的生产供给和市场竞争模式,是近来美国开始探讨的问题。思路之一是,品牌药企业将不再有商业吸引力的产品,转让给公私合作(PPP)的药品供应国家中心。
当谈到定价,制造商的利益与消费者和其代理人(公共和私人保险支付方)的利益事实上是针锋相对的。作为制造商,你可以用有关研发成本的论点证明定价的合理性,你可以将价格与价值相联系,你可以认为问题确实是成本分摊或透明度,但究其根本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卖家制药商希望价格尽可能高,而买家希望价格尽可能低。
那么在最新的价格论战中,对企业的建议是什么?“改变话题”。与其等待下一个控制价格的主意,制药行业应该抓紧时间提出自己的新思路。但要提供什么样的想法呢?比起试图“赢得”药品定价论战,制药行业通过想出新主意改变话题可能会更好。RPM Report的Michael McCaughan在其5月25日的文章中提出的一个思路就是:专利到期药品生产国家中心。
当前药品定价争论的导火索是Turing制药公司和一个几十年的久的罕见病药高昂的重新定价。制药行业基本上已经认定Turing不是一个“真正的”的创新公司,行业不应该与其同流合污。这在某些程度上已经成功,具有最切实影响的最新情况是对其它Turing公司的搜寻。但也很有可能做出立法变更以出于经济原因优先审批仿制药申请。这样的政策(至少以其目前的形式而言)事与愿违。似乎更容易搞乱仿制药批准程序,而不是促进对固有的小市场产品的竞争。
品牌药产业或许可以将一个更大,至少可以说更好的主意摆在桌面上:供应重要药品的国家能力。也可称之为药品供应国家中心。
仿制药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像第IV段专利声明、首仿药180天专营权等,使得仿制药企业竞相争夺首仿地位,为追求速度导致仿制药研究可能不够充分,虽然获得批准仿制药质量不能得到足够的保证。同时价格竞争还可能导致出现有偿延迟(pay-for-delay),即专利药企业向仿制药企业支付费用,后者承诺在协议期限内不制造、不销售廉价仿制药。这些都导致仿制药市场秩序较乱,仿制药价格难以保证。
药品供应国家中心本身为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PPP),政府代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分配资源,保证可用的仿制药稳定供给。防止因仿制药产量过剩引发仿制药公司之间相互压价,从而使得一些公司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将产品撤出市场,最终导致药品短缺,在发生药品短缺后,一些企业突然提价,最终损害患者的利益。从这个层面上讲,国家中心能够预防Turing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解决了美国面临已久的药品短缺问题。
原研药公司将专利到期的不再有商业吸引力的产品转移给国家中心,国家中心与原研药公司之间约定某种形式的承诺和协议,这样使得混乱的仿制药市场秩序变得比较稳定,同时能够保证仿制药制造商具有一定的利润,从而保证供给。
参与国家中心的仿制药企业应该以具有稳定供应能力的制造商为主。一般来说大企业更为重视自己的信誉。消费者也存在这样的心理,如果企业是我信得过的,那么生产的产品通常也是值得信任的。国家中心根据市场需求调控仿制药生产,保证持续稳定供给,从而使得生产更加具有预判性,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此外FDA也仅需监管几家固定的制造商,监管方式比较统一,也降低了监管成本。从生产、监管、市场竞争等多方面降低成本、控制风险,解决药品短缺,稳定价格,保障供给。
当然,描述生产力与真正构建生产力是不同的,但至少概念听起来非常简单足够以吸引关注的方式来加以解释。对于行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简单想法— 第一步很可能会就某种反垄断避风港进行谈判,甚至允许以对制造商公平的方式调整提案。但也许有一家企业能挺身而出,并提供伴随“挑战”而来的远景:我们将投入这么多资源,至少提供这么多,其它企业也站出来提供相同数量的资源。
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这个想法摆在桌面上,行业也强化了创新企业提供持久价值的产品的重要信息,这些产品对患者(和支付方)的益处需要几十年时间来衡量,而不仅仅是作为品牌产品的商业重要时期。
整理:识林-椒
识林®www.shilinx.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admin@shilinx.com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