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方法经历了从“标准的”到“有区分力的”再到“有体内预测力的”认识上的提高,作为一名曾经的药企研发高管,当面对上千万元的BE试验投入、研发机构的信誓旦旦、“有限责任”以及临床基地“有限承担责任”的能力时,暂且不论预BE通过或不通过的说法是否科学,“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in vivo predictive dissolution, IPD)就是能看得见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前提是:企业作为申办者,对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应有基本的科学认知。
时光回转,自从1977年美国颁布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法规后,制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证明BE的监管方法提供了机会。90年代,GORDON L. AMIDON 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药学院制药科学教授,美国药学会前主席,创建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并与FDA一起推动了影响了全球的生物等效标准。2000 年和 2015 年,FDA 分别发布及修改了基于BCS分类系统的速释(IR)固体口服制剂 BCS 分类 I 和 III 类体内生物利用度和 BE 研究豁免的指南,毫不夸张的说,BCS 分类系统的建立带来了 BE 史上划时代的转折。然而,BCS II 类和 IV 类药物在体内、外的溶出度却高度依赖药物的酸、碱性、药物溶解性、配方因素,以及在胃肠道复杂多变的体内环境:包括变化的 pH、缓冲能力、腔体体积、表面活性剂、腔内条件、沿胃肠道的渗透性分布,以及可变的中转、空腹和进食状态。体外溶出方法选择的复杂性让业界头痛不已。
2014年,GORDON L. AMIDON 博士对原始 BCS 分类的 II 类和 IV 类扩展为生理 pH 范围(~pH < 7.5)的酸性(a)、碱性(b)或中性(c),提出了 BCS 亚分类理论 (BCS subclass),并将之用于有体内预测力的溶出方法(IPD)的开发和诠释体内外相关性(IVIVC)。
BCS IIa 类药物,通常是 pKa 范围为 4 到 5 的羧酸,在典型空腹胃部 pH 下不溶,但在肠道 pH 下可溶,因此根据在 pH=6.5 的空肠渗透性或在人体中的剂量吸收率测定分类为 BCS II 类或 IV 类。当肠道 pH 为 ~6.5 时,酸性药物 (pKa ~ 4–5)的溶解性和可能的溶出速率将在进入小肠时增加至约100倍或更多。因此,溶出可能显著快于平均胃排空速率(半衰期约为 15 分钟),这取决于剂量和固有溶解度。因此,如同具有快速溶解性的 BCS I 类药品一样,BCS IIa 药物的血浆水平可能反应了胃排空和腔内 pH 差异,而不是产品差异。基于此,WHO 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的 BE 标准中,某些 BCS II 类药物(例如,BCS IIa 类)已被推荐为是生物豁免的候选药物。
4月10-11日,BCS 分类的创始人,GORDON L. AMIDON 博士同现任 FDA 药品质量办公室副主任的余煊强博士、FDA 仿制药办公室 BE 一处代理处长李冰博士和其他 FDA 审评专家和学者将在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中美药监生物等效性会议”上,与我国食药总局 CDE 审评专家同堂探讨,并分享“有预测力溶出方法和体内外相关性(IVIVIC)”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将是 BE 领域一次国际高水平的科学聚会,让众多业界人士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