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FDA突破性治疗路径
出自识林
2013-10-12 FDA
概述
2012年7月9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安全和创新法案(FDASIA)正式成为美国的法律。在原有的快速通道、加速批准、优先审评等三条特别审评通道的基础上,FDASIA第902条提出了一项新途径:新药物的“突破性治疗认证”(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今年6月25日,FDA发布指南草案“行业指南:重症治疗药品和生物制剂快速审评程序”。
突破性治疗认证的目的是加快严重或致命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和审评。突破性治疗认证的标准需要初步临床证据表明药物在至少一个重要临床终点上的明显优于现有药物。如果一种药物被确定为“突破性治疗”,FDA将加快该药物的审评,即在收到请求60天内审评,并做出授予或拒绝该请求的答复。
FDA不愿详细描述怎样才能称为“突破性”。一部分观点认为,缺少明确的指导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然而对于某些药物而言,FDA不制定硬性标准可能是一个有利条件。FDA可以根据对药物重要性的理解,判断是否给予突破性治疗指定。相反的观点,将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定义比作著名的1964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Potter Stewart对色情作品的定义,“当你看到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突破性治疗认证与其他加速药物研发机制不同的是,需要早期临床数据显示重要临床终点的显著效果。快速通道可基于非临床数据,例如药物作用机理。加速批准情况更多是针对替代终点。
迄今为止,行业向FDA提交了104份认证申请,其中28份予以通过,50份被拒。FDA指出,大多情况下拒绝认证申请的原因是其临床资料准备不足。突破性治疗认证实施初期的申请往往是晚期阶段(例如,临床III期)的研究产品,更容易获得FDA的认证,但随着认证的继续推进,FDA开始审评处于早期试验(例如,临床I、II期)的产品申请,这些研究数据并不显著。
FDA CDER主任Janet Woodcock在讨论中说,突破性治疗路径是设计用于适应新科学,特别是可能具有某些变异基因人群的针对性治疗。她进一步指出,仅因为审评过程加快无法保证批准,当突破性药物仍在审评时,如有更好的治疗药物进入市场,可撤销该认证。
对于突破性治疗药物,FDA高级经理和审评员期待与药品申请企业紧密合作,设计协作和多学科发展计划,以加速批准时间表并减少较低有效剂量或安慰剂需要的患者暴露数量。突破性治疗认证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企业可以通过电话与FDA沟通并获得答案。一般与FDA沟通需要等待数周或数月,在突破性治疗路径下仅需花费几分钟的时间。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 越来越多的突破性治疗认证申请对审评资源的需求可能会对其它路径申请带来影响。
- 理论上,获得突破性治疗认证的药物,仅需通过规模更小、时间更短、数量更少的临床试验便可证明有效性,临床计划上减少的时间可能被其它研发行动所限制,例如,生产因素。
- 很多获得突破性治疗认证的靶向治疗药物,需要依赖伴随诊断技术确定目标患者亚群。如果共同研发的伴随诊断没有类似的加速路径,那么突破性治疗认证可能提供的受益将非常有限。这要求FDA需要将突破性治疗认证模型向CDRH(器械与放射健康中心)扩展。
相关链接
FDA突破性治疗问答
FDA Speeds Things Up - What's happened so far with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First 'breakthrough' drugs designated, but dilution worries linger
Pharma scrambles to fast-track drugs
岗位必读建议: - 注册:了解FDASIA对药物和医疗设备注册审批流程的影响。
- 研发:关注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用户费用要求,以及对儿科药物开发的支持。
- QA: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符合FDASIA规定的标准。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美国境内的创新药、医疗设备、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注册分类,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各类企业。 文件要点总结: - 用户费用授权:FDASIA授权FDA从行业收取用户费用,以资助创新药、医疗器械、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审查工作。
- 儿科药物开发鼓励:该法案重新授权两个鼓励儿科药物开发的项目。
- PDUFA和MDUFA的第五次和第三次授权:这是处方药用户费用法案(PDUFA)的第五次授权和医疗器械用户费用法案(MDUFA)的第三次授权。
- 审查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用户费用计划,确保了审查人员队伍的稳定和审查流程的可靠性。
- 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用户费用计划:新计划建立在PDUFA和MDUFA成功的基础上,为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审查提供资金。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