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ICH 定稿 E2D (R1),指导上市后安全 ICSR 报告
出自识林
ICH 定稿 E2D (R1),指导上市后安全 ICSR 报告
2025-10-09
*封面截取自ICH官方培训材料 。
9月24日,ICH 正式发布《E2D (R1) 批准后安全性数据:个例安全性报告管理和报告的定义和标准》 指南,更新2003年发布的原ICH E2D指南 。
随着新销售渠道的出现以及社交媒体等新信息源的广泛应用,原ICH E2D指南中的定义和监管指导已无法满足当前药物警戒 实践的需求。为此,ICH于2019年成立E2D(R1)专家工作组(EWG),对原指南进行修订。在2024年2月征求意见稿 发布后,ICH共收到约450条反馈意见,专家工作组据此进行了大量修订。此外,新增了非干预性研究章节,以区分原始数据 收集与数据的二次使用,并将提供实用编码示例作为培训材料。
新增章节包括基本术语(2.1)、包括最低报告标准的个例安全报告(ICSR) (2.2)、快速报告(2.3)、原始来源(2.4)等定义和术语,以及ICSR类型(3)、ICSR来源(4)中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HCP)和消费者的沟通(4.1),数字平台(4.3),非干预性研究(4.4)以及患者支持项目(PSP)(4.5)、报告标准(5)和报告管理规范(6)中的重复报告管理(6.6),等等。
在ICSR类型方面,将自发报告和征集报告的概念从“ICSR的来源”部分移至新的“ICSR的类型”部分。自发报告是指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员(HCP)或消费者直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 、监管机构或其他组织报告的、未通过有组织的数据收集系统(ODCS)收集的、描述患者使用一种或多种药品后出现的一种或多种不良事件(AE) /不良反应(ADR) 的直接沟通。征集报告则来源于ODCS,从报告角度来看,征集的ICSR在E2B格式中被归类为“来自研究的报告”,并应进行因果关系评估。
在文献报告方面,更新了文献筛选的建议;明确了文献ICSR报告时间的起始点;当产品具体品牌或商品名称不明确或未知时,明确了报告期望,并建议在适用情况下将文献中的重要发现纳入定期安全性报告,还提供了对文献ICSR在ICH E2B 报告类型分类中的建议。
对于PSP,其被视为ODCS,包括收集医疗信息或项目设计旨在接收医疗信息的情况。MAH在设立和开展PSP时,应按照第2.8节ODCS中的详细要求准备文件,将AE/ADR作为征集报告进行管理,并引用ICH E2B(R3) 中的新值以识别来自PSP的案例。
在报告内容方面,更新了报告指导,以与当前地区或当地关于严重性和预期性的要求相协调,并新增了“重要安全性发现”章节。对于不满足ICSR报告资格但可能导致药品已知风险获益平衡变化和/或影响公共卫生的安全性发现,也应根据地区或当地要求尽快向监管机构报告。同时,扩展了“其他观察”部分,明确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的报告义务:疗效缺乏或无效、过量、滥用、误用、用药错误 、职业暴露、与妊娠或哺乳相关的药品暴露以及超说明书 用药。
识林-实木
识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岗位必读建议:
药物警戒部门(PV) :深入理解并执行个例安全性报告的管理和报告标准,确保符合ICH E2D(R1)指南要求。注册部门(RA) :了解注册后安全性数据的定义和标准,以便在药品注册和维护过程中应用。质量保证部门(QA) :监督药物警戒活动的合规性,确保符合ICH E2D(R1)指南。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所有药品类型(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中药等),特别针对个例安全性报告的管理和报告。适用于ICH成员国(如中国、美国、欧盟等)的所有药品注册分类,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和原料药。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各类企业。
要点总结:
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定义 :明确了ICSR的最低报告标准,包括至少一个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AE/ADR)的描述。安全性数据的分类 :区分了自发报告和征求报告两种类型,并对它们的来源和处理方式进行了规定。报告源 :详述了包括医疗专业人士、消费者、文献、数字平台等在内的多种ICSR来源。报告标准 :强调了需要报告的内容包括AEs/ADRs、重要的安全发现以及其他观察,如用药错误、过量使用等。报告时限 :规定了加速报告的时间框架,要求在获得足够信息后的15天内提交报告。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PV(药物警戒):必读。负责监控和评估个例安全性报告,确保符合ICH E2D(R1)指南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监管机构报告。 QA(质量保证):必读。需要确保药物警戒流程和报告符合ICH E2D(R1)指南的规定。 注册:必读。在药品注册过程中,需要考虑ICH E2D(R1)指南对个例安全性报告的要求。 市场:必读。涉及药品市场推广和患者支持项目时,需遵循ICH E2D(R1)指南对个例安全性报告的管理。 工作建议:
PV:根据ICH E2D(R1)指南,制定和优化个例安全性报告的处理流程,确保所有严重和意外的AE/ADR都能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给监管机构。 QA:审核和监督药物警戒系统,确保符合ICH E2D(R1)指南的要求,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注册:在药品注册文件中,包含ICH E2D(R1)指南的相关要求,确保注册过程中个例安全性报告的管理符合国际标准。 市场:在市场推广和患者支持项目中,遵循ICH E2D(R1)指南,确保收集到的个例安全性信息得到妥善管理和报告。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和原料药。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由ICH发布。
要点总结: ICH E2D(R1)指南提供了药品批准后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管理和报告的定义和标准。指南强调了建立国际标准化程序的重要性,以确保批准后安全信息的质量,并尽可能协调信息收集和报告方式。ICSR是描述单个患者特定时间点的AE/ADR或其他观察结果的报告,必须满足特定最低标准才可提交给监管机构。严重和意外的AE/ADR需要快速报告,而其他AE/ADR的报告要求可能根据地区和当地要求而有所不同。指南还涵盖了ICSR的来源,包括HCP和消费者的沟通、文献、数字平台、非干预性研究、患者支持项目(PSP)和市场研究项目(MRP)。此外,还强调了良好的案例管理实践,包括评估患者和报告者的可识别性、叙述的作用、临床案例评估、后续信息、合同协议、重复管理以及如何报告ICSR。ICSR应使用ICH E2B格式电子传输,并采用MedDRA进行医学信息编码。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及工作建议:
PV(药物警戒) :必读。需熟悉本指南,确保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的电子传输符合E2B(R3)规范,包括数据元素的准确性和消息格式的正确性。IT(信息技术) :必读。负责技术支持,确保系统能够生成符合E2B(R3)标准的XML代码,并处理ICSR消息的接收和发送。QA(质量管理) :必读。需监督ICSR的电子传输过程,确保符合ICH指南和相关法规要求。注册 :必读。在药品注册过程中,需了解ICSR的电子传输要求,以确保药品安全信息的合规提交。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全球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行业,涉及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等药品类型,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原料药。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
文件要点总结: ICH E2B(R3)指南提供了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电子传输的数据元素和消息规范。该指南旨在标准化ICSR的数据元素定义,确保信息在不同来源和目的地间的准确传输。ICSR的电子传输需遵循国际标准,平台、应用和供应商独立。该指南详细描述了ICSR的最小信息要求,包括可识别的患者、报告者、不良事件/反应及可疑或交互药物。所有可用信息应以完全结构化格式报告,并使用相关标准术语。ICSR的电子环境提高了疑似产品相关不良事件/反应的报告效率,并支持安全数据的聚合分析。此外,ICSR的电子传输还涉及消息确认事务,包括HL7标准的消息确认和ICSR消息确认。该指南不涉及数据库结构定义、纸质报告表单设计、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方面或技术安全问题。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