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Quality Metrics - 质量量度”翻译考
出自识林
“Quality Metrics - 质量量度”翻译考
2015-01-26
【量度】
1.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 量度:长度、重量、容量以及功、能等各种量的测定。(《现代汉语词典》)
2. 待考定义 量度:对某种不能直接测量、观察或表现的东西进行测量或指示的手段。(待考)
3. 恩格斯 《运动的量度 — 功》(1878)
4. 中国古代对量度的解释
(1)《周礼•地官•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郑玄 注:“量,豆、区、斗、斛之属;度,丈、尺也。” (此处的量度解释为: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2)《魏书•范绍传》:“詔以徐豫二境,民稀土旷,令绍量度处所,更立一州。”
《朱子语类》卷二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以事相谋,须是子细量度,善则令做,不善则勿令做。”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一折:“臣怎敢闲将天下交,您君臣再索量度。”(此处的量度解释为:审度;考虑。)
(3)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余不自量度,輒定诗之宗旨。”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量度又怕有歹人来到,不由人心中添懊恼。”
清 曾国藩 《黄仙峤前辈诗序》:“古之君子所以自拔於人人者,岂有他哉?亦其器识有不可量度而已矣。” (此处的量度解释为:估量。)
(4)《墨子•天志中》:“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圜与不圜也。”
《隋书•儒林传•刘焯》:“推步日月之经,量度山海之术,莫不覈其根本,穷其秘奥。”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三:“《语》《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此处的量度解释为:测量;测定。)
5. 维基百科
量度是对一物理量(如长度、尺寸或容量等)的估计或测定,通常以一标准或度量衡。量度以数字单位的标准来表示,如距离即以多少哩或多少公里来表示。
量度的过程为估计一数量的多寡和相同类型(如长度、时间、重量等)一单位的多寡之间的比例。量度即为此过程的结果,表示为数字加上一个单位,其中实数为估计的比例。如9米,其便为物体长度和长度单位,即米之间的比例。不像计数和整数个数个物体一般地可精确知道,每一个量度都是个存在些许不确定性的估计。有关量度的科学称为度量衡学。
更多内容请见:维基百科 — 量度
6. 佛教:造像量度经
《造像量度经》,一卷,是说明造佛像法度的经典。清乾隆七年(1742)工布查布在北京从藏文译本重译为汉文,并作了《造像量度经引》、《经解》和《续补》,编在经文的前后,合为一部。
目录
1. 来源
2. 藏本
3. 章节内容
▪ 总叙
▪ 附图说明
▪ 汉译《造像量度经》
▪ 《造像量度经解》
▪ 《造像量度经续补》
4. 译者简介
5. 发行
1. 来源
据经的序分说,本经是佛在将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之前,因舍利弗的请问而说的。但汉译藏经中有关佛升忉利天的记载,都没有提到说《造像量度经》之事。而且还说当时优填王要造佛像,所有名工巧匠皆以佛像难以摹拟而感到困难,似乎并无这样一部可以依据的经典。本经当是后世所撰(本书在藏文大藏经中只收在论藏中,可见 古来藏族学者也不确定本经为佛所说)。
2. 藏本
此经梵本现存,日本榊亮三郎曾为校刊,并加以研究(见《艺文》第七卷三号又第九卷三号)。藏文译本只收载在北京版丹珠尔中,未题译者名字,工布查布说是达磨多啰和查巴建参共译。工布查布译汉所用藏文本得自洮州(现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禅定寺崇梵静觉国师。据清《洮州厅志》卷十六说,禅定寺主僧池莲,卓尼族土司之后,康熙四十九年(1680)来朝,封为崇梵静觉国师。工布得经本,当在此时。
3. 章节内容
总叙
《经引》总叙梵藏流传造像经过,并说到中国佛像有汉、梵二式,即在弥波罗国匠师阿尼哥以前的造像称为汉式,阿尼哥传来的造像称为梵式。由于历代未译造像经传,以致漫无准则,现因静觉国师的鼓励乃编译此书。
附图说明
《经引》之后(据通行本) 附图十幅。第一幅是释迦佛的裸体坐像,裸体像上有按量度划出的线格,第二幅是着衣坐像(这两幅是化身佛的通式),第三幅是无量寿佛的坐像(报身佛的通 式),第四幅是文殊菩萨像(菩萨天男相的通式),第五幅是多啰菩萨像(佛母天女像的通式),第六幅是佛游化乞食之像(佛菩萨立像的通式,也有线格),第七 幅是诸菩萨在佛旁列立像(胁侍菩萨的通式),第八幅是不动明王像(忿怒相的通式),第九幅是如来满月面和菩萨鸡子面,第十幅是佛母芝麻面和明王四方面(与第九幅同为造像面部量度的通式,有线格)。此十幅图像是工布查布在得经文的同时,得自崇梵静觉国师,乃藏文经原本所未载。这些画像的面貌衣褶纹都带汉画风格,或出于后人所补。
汉译《造像量度经》
次为汉译《造像量度经》本文,可分序、正、流通三分。序分长行二百十一字,流通分长行三十字,正宗分为五言四句颂文三十九颂(藏文只三十八颂),说明造佛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初半颂说全身高度,次半颂说肉髻及发际以上的高度,次一颂说面部长度,次一颂说下颏量度,次三颂说唇齿量度,次一颂半说鼻的量度,次二颂半说眼的量度,次半颂说印堂(安白毫之地)量度,次半颂说眉的量度,次三颂半说耳的量度,次二颂说头部阔度和周围,次半颂说颈的阔度和周围,次八颂半说手臂指掌的量度,次五颂说躯干各部的量度,次八颂半说股以下至足底的量度。这些颂文中有时也附带说明形状和色彩,如说目如莲花,口如频婆果等。
经中所说长度,主要是相对的长度,就是以造像大小为比例的长度。以佛立像全身(从肉髻顶到足底)的高度的十分之一为一搩(即张开手指从拇指尖到中指尖的长度),亦称为一面(即面部从发际到颏下边的长度),一搩的十二分之一为一指(即一个手指的阔度)。一指的八分之一为一麦。佛像全身高一百二十指,平舒二手两中指尖的距离亦一百二十指。此就平面绘画像而言,若立体胎偶像,在凹凸处酌加长度计算,纵广皆一百二十五指。 [1]
《造像量度经解》
次为《造像量度经解》,此系参考藏文丹珠尔(北京版)中关于造像的其他三种著作。一、《佛说造像量度疏》,二、《绘画量度》(一称《阿思陀仙子像传》,包含 三品二百八十四颂),三、《造像量度》(一称《[我*页]怛辣仙子像传》,包含一百二十七颂,说明七搩至十搩的各种造像量度),以及《时轮大教王经》、 《戒生大教王经》等,对《造像量度经》逐段加以解释和补充,并且附带说明了报身佛像的庄严和各种不同的座位。它引用了《绘画量度》所说的绝对长度,即以八 微尘为一发梢,八发梢为一虮,八虮为一芥子,八芥子为一麦,八麦为一指。此一指即通常人一指的阔度。如依此量度造十搩高的佛像,它的身量就略与通常人相同。
《造像量度经续补》
最后为《造像量度经续补》,内容分九段:
一、菩萨像(即十搩度像),附秘密部多面广臂造像法,以十一面千臂观音像为例,详细说明诸面的排列、量度、色彩和表情,诸臂的排列、量度、手印和所持的法器。
二、九搩度(像),初地菩萨以下世出世间圣像的量度,高广各九搩。如与佛像同在一处,此类像的高度即为佛像高度的十分之九。如单独造即以所造像自身高度的九分之一为一搩。此类像中包含独觉、阿罗汉、佛母等像。
三、八搩度(像),为一切忿怒像的量度,包含忿怒明王和忿怒像的护法神。至于密部轮围本尊像,仍应用十搩度。
四、护法像,此为男女诸神之像,分九搩度、八搩度、六搩度三类。据说此格局分法诸家互有不同,且多讹传,故在本书中就诸错误加以纠正。
五、威仪式,说明五方佛、八大菩萨、十二缘觉、十八阿罗汉等各各的手印和法器。次说明声闻、阿罗汉、轮王身量皆九搩,庶人身量竖三搩半、横四搩、纵广不等。次说明各种坐式和各种庄严。
六、妄造诫,说明造像不合量度的过患和补救的方法。以上六段,多采自《绘画量度》及《造像量度》二书。
七、徙灵略,是改造旧像之前将旧像的灵光请离开旧像的仪轨。
八、装藏略,是装藏的方法,包含装藏用的五大陀罗尼,五处种子字,五处应安的梵书咒文,五宝、五甘露、五药、五谷、五香的用法,楟木的采?⒅圃旌桶沧啊D┖蟾桨蚕穹?请灵光安住像内的仪轨)。
九、造像福,说明造像的福德,广引唐提云般若译《大乘造像功德经》文。造像量度,见于记载的,三国时的曹不兴已经精确地掌握了佛像人体比例。可见造像量度的知识久已为内地的造像家所掌握运用。但师资集承一直都是口传心受,没有成文的典籍。藏文丹珠尔关于造像的四种著作,是古代造像技术的重要记录。工布查布很善巧的把它们的重要内容译纂出来,特别是《造像量度经》的颂文,译笔非常流利谨慎,比藏文更为简洁明显。这是汉文大藏经中比较晚出的一部经典,也是关于古代造像艺术的唯一参考书。
4. 译者简介
本书译者工布查布(《清史稿•藩部传》二作兖布札侦),内蒙古乌珠穆沁部落人,曾袭父爵为辅国公,后停袭。他自幼在北京长大,通藏语,雍正时为西番学总管,兼管翻译。他还译有《弥勒菩萨发愿王偈》和《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皆入藏。
5. 发行
单行本译出后即刊行,乾隆十三年(1748)允禄重为校刻,并作序文,题名爱月居士(允禄精数学,曾参与修《数理精蕴》,乾隆元年掌工部。校刻清龙藏时,曾总理藏经馆事务,工布查布则为第一校阅官)。同治十三年(1874)金陵刻经处复有刻本。
近代国际研究造像的学者经常引用到本书,日本逸见梅荣曾译本经及续补为日文,并加注解(载《国华》470~477等期),又以本书为主要依据写成《印度礼拜像之形式研究》。
7. 《佛说造像量度经》
正文略。
【度量】
1.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
度量:宽容人的限度
度量衡:剂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度是计量长短,量是计量容积,衡是计量轻重。
度—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
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2. 中国古代对度量的解释
(1)《周礼•夏官•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 郑玄注:“尺丈釜钟不得有大小。”
《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宋 苏轼《徐州莲华漏铭》:“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於度量与权衡。”(此处度量的解释为:用以计量长短和容积的标准。)
(2)《文子•自然》:“ 老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故天圆不中规,地方不中矩。”(此处度量的解释为:事物的长短、大小等特征。)
(3)《墨子•明鬼下》:“是何珪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浄洁也?”
《文子•上义》:“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
《汉书•谷永传》:“明度量以程能,考功实以定德。” (此处度量的解释为:规格;标准。)
(4)《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朱子语类》卷十八:“殊不知致知之道,不如此争迫;须是宽其程限,大其度量,久久自然通贯。” (此处度量的解释为:限度,限量。)
(5)《管子•权修》:“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韩非子•难二》:“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 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 高祖 开建大业,统辟元功,度量规矩,不可尚矣!”《汉书•景帝纪》:“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此处度量的解释为:法度。)
(6)《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宜其以布衣而君四海,其度量盖有过人者矣。”
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公,南京人,慷慨有节,以度量容天下。”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群臣见昭王度量宽洪,莫不大悦。”
清 李渔《奈何天•软诓》:“亏得你度量宽宏能受;我设身处地,委实难留。” (此处度量的解释为:器量;涵养。)
(7)《管子•形势解》:“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汉书•晁错传》:“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明 冯梦龙《挂枝儿•帐》评注引《诉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还是谁家的理短,谁家的理长。”(此处度量的解释为:器量;涵养。)
(8)《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此处度量的解释为:财政预算。)
(9)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宁可度量?”《参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 明 叶宪祖《夭桃纨扇》第八折:“恩如海,难度量,把风尘提挈云霄上。” (此处度量的解释为:测量。)
(10) 柳宗源《柳常侍行状》:“惟公质貌魁杰,度量宏大。”(此处度量的解释为:胸襟。)
3.数学中的度量空间
数学中的度量空间指一个集合,该集合中的任意元素之间的距离是可定义的,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重要、最接近于欧几里得空间的抽象空间。吴文俊等,使用了量度一词:对某类拓扑空间对应某类代数结构,称之为量度。 [2]
4. 量子度量学
量子度量学是关于量子测量和量子统计推断的一门学科,研究如何精确地测量物理量。量子度量学已成为量子频率标准、弱磁场探测、引力波探测、以及原子钟等研究领域中的基本课题。量子度量学主要是利用量子效应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度。如何达到该精度极限是量子度量学所研究的最核心的问题。 [3]
利用量子力学方法, 尤其是利用到量子纠缠, 研究如何对物理系统中某个物理量进行更精确测量的研究方向叫量子度量学。 [4] 量子度量学向人们承诺发展相比于经典度量学更为精确的测量技术。目前量子度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时钟、量子高精密相位测量、量子成像等领域。 [5]
其它考虑
除了上述考虑之外,还应考虑下述因素。
1. 发音:度量(dù liàng)如果组合成质量度量,发音时碍口;而量度(liáng dù)组合成质量量度,发音时顺口。
2. 量度一词,可借鉴佛教经典《佛说造像量度经》。佛教在中国南部、东部、西部对社会、文化、经济影响深远,海外华人圈也影响深远。
3. 文化方面,比较欣赏《朱熹·近思录》里的“《论》、《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重轻。”
[1] 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356851
[2] 吴文俊. 代数拓扑的构造性理论—Ⅰ.量度与能计算性概念.系统科学与数学. 1981,1(1):53-63
[3] 钟伟. 量子度量学及量子Fisher信息的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黄奕筱.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量子相干性和量子度量学的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马健. 量子度量学和退相干.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 Giovannetti V, Lloyd S, Maccone L. Quantum metrology. Phys Rev Lett, 2006, 96: 010401
[5] 周正威, 陈巍, 孙方稳等. 量子信息技术纵览.中国科学.2012, 57(17):1498-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