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理论或学术研究,就一定不实际实用吗?
出自识林
2023-04-23
基于客观的数据和假设和严谨的逻辑推理的研究,才有可能是实际实用的
生活和工作中,常听人说:“这只是理论或学术研究 …”,言外之意就是不实际或不实用。有些研究者怕被打上理论或学术的标签,强调自己的研究工作是应用型的。慢慢的,理论和学术似乎成了不实际或不实用的代名词。
最近在读文献时,读到了已故德国心理学家Kurt Lewin的一段话:“没有什么比好的理论更实用的了(there is nothing so practical as a good theory)”。让笔者有所感悟。
先来看一个理论研究的例子。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家,其对物理学的贡献之一是狭义相对论。牛顿第二定律说:力(F)等于质量(m)乘以加速度(a) F=ma 。
狭义相对论说,这个公式在运动速度(v)比光速(c)低很多时成立,不然就要用下面的公式:。
此公式是从物理学基本原理数学推导出的。判断是用传统牛顿公式还是用爱因斯坦修正公式,无需做实验、摸参数,只需将速度v带入公式 ,计算一下,看结果是否接近于1。接近就用牛顿公式,否则就用爱因斯坦公式,多么实用。例如:
再来看一个关于药品质量学术研究的例子。众所周知,药品质量本身意义不大,其意义是通过对药品疗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保障来体现的。因此,FDA一直提倡做基于临床疗效的药品质量研究。企业有自己产品的所有数据,可以做相应的质量研究。做不做,做了是否发文章,是另一回事。但学术研究要基于公开的实证,要能让同行评议和重复。
公开的药品疗效实证数据来源主要是:文献,新药批准的审评卷宗(approval package),不良反应数据,及药品召回数据。前三类几乎没有关联疗效与质量属性的信息。虽然召回数据本身并非总有疗效内容,但药企是不会从市场上召回产品的,除非是迫不得已,怕给患者带来疗效风险。
产品召回固然显示质量问题。但生产3批、召回1批(33%有问题)与生产100批召回一批(1%有问题),性质很不同。FDA网站上公布的召回数据只包含召回的批次信息,但没有生产总共批次的信息。向所有召回产品的企业索要总共生产批次的信息不现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见“监管科学研究实例–基于CMC而非GMP的质量监管”。
学术研究需要数据有代表性、可靠性、充实性,需要方法严谨,需要将研究结果和结论与数据本身的质量、以及方法的假设和近似,联系起来讨论。客观(数据、假设)和严谨(逻辑推理)的,才有可能是实际实用的,因为“实”的意思,不就是主管和客观相符吗?!
只捡好的说,是广告宣传,不是学术研究。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