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称职与培训与知识
出自识林
2023-09-10
基于法规要求、社会习惯和竞争优势角度的观察与思考
9月1日,识林登出了一篇关于“岗位知识地图”的资讯,帮助药企和员工有的放矢地补充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当天,美国Lachman咨询公司再次推出其今年早些时候登出的一篇题为“你是否有称职的员工? Are you suitably staffed?”的文章,讲述岗位员工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FDA对此的要求。具体讲,FDA的合规项目手册CPM7356.02中说 :“对员工的CGMP 培训和确认应覆盖质量部门 的功能,风险管理 及岗位所需的CGMP操作,以及应检查实验室人员的配置是否合适”。文章由此引出对员工培训做法和效果的讨论。
识林专事为药企提供知识服务,自然重视有关员工培训做法和效果的讨论,也容易将此看得重要,并说得重要。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即FDA是否真是重视员工称职和培训呢?为此,笔者请朋友查询了FDA的CGMP法规,及近年来发布的相关警告信,看看实证是咋样的。情况简述如下。
CGMP的211.25节说:(a) 每位从事药品制造、加工、包装或仓储的人员均应接受教育、培训和经验或其任意组合,以使其能够执行既定的职能 … 。(b) 每位负责监督药品生产、加工、包装或仓储的人员均应接受过教育、培训和经验或其任意组合,以履行既定的职能,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所应有的质量属性 … 。(c) 应有足够数量的合格人员来执行和监督每种药品的制造、加工、包装 或仓储 。请注意,这些都是硬性的法规要求,不是建议性的指南。
但在执行时,FDA对此的重视程度又如何呢?下图是过去22年间FDA所有CGMP警告信中援引211.25节的比例。不难看出,该比例在过去的7-8年中,明显下降。请注意,FDA的CGMP法规中,没有明确针对原料药 的条款,但现场检查和警告信是包含原料药的。图中显示,不论是否排除原料药部分,FDA是难得将药企在员工培训和称职方面的问题,上纲上线到警告信高度。
这么看来,是否员工培训和称职就不重要了呢?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谈,而且可以谈的很长。这里只简略说一点。
FDA负责GMP 的一位官员讲过如下的故事。他在印度做培训,听众的提问和讨论非常踊跃。在我国则不然。有一次,他为了鼓励大家提问,提出向提问者送书(他当时带了10本书),效果不错。
笔者本人的经历和观察与此相符。国内听众们更愿意提一些能解燃眉之急的问题,想听监管人员给出是与否的回答,而不是了解监管人员看问题的着眼点、思考方式。而且,提的问题往往是事先备好的,与讲者当天讲的具体内容关系未必密切。往往是简单的问答,而不是顺着思路的深入讨论。
中印两国听众上述表现的不同,也许反映了教育和培训或学习方式的不同。例如,在讲解法规要求时,是照本宣科的讲条款,还是讲清条款的目的,条款制定过程中的各种讨论和最终的拿捏把握。这从识林用户的使用习惯上可以看出一二。例如:法规的注释,是识林的一大特色,它将GMP的条款,用超链接的方式,与该条款的起草说明、指南诠释、发布的警告信、业内的相关讨论等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很多识林用户,并不点击这些超链接。再例如,在培训标准操作规程SOP 时,是否着重讲为何要有这个SOP,没有会导致什么问题。践行这个SOP,以前都发生过啥样的错误,为何发生,是培训不当,还是难以执行,可否通过修改SOP来避免等等。
效果好的培训,应即告知其然,还告知所以然,更应启发思考。培训是为了提升知识。知识是两个字:知和识。识是辨识和识别的意思,是思考的意思。
也许有读者会说,多知多问固然好,但做实事更重要。
“海归”们经常谈,老外善说,老印善说。言外之意就是华人会做但不善说。恐怕这与不少华人在海外职业晋升遇到瓶颈,转而回国创业不无关系。
其实,善说,不是个嘴皮子的问题,也不仅是知和识的问题,还是个参与、分享和贡献的问题。上面讲的这位FDA官员的故事,反映了他对印度和我国药业从业人员的看法,及可能已有的成见。在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国药业应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不仅要展现我们的产品内在的优势:疗效和成本,还要展现我们知识方面的“软实力”:称职的员工。
从这个角度看,员工的培训 和称职是重要的。
榆木疙瘩
识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