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药物出口美国免受双边关系影响?
出自识林
2022-12-25
从美国前贸易代表的文章,看我国药物出口美国的前景
《纽约时报》一周前发表的题为“美国应改变与中国做生意的方式”的特别评论员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的目标应该是继续进行有利于我们的贸易和经济活动,阻止任何与此目的相反的行为。例如,农产品、原材料以及一些消费品和药品的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向美国出口计算机、汽车和电信设备则不是”。笔者的理解是原材料可包含原料药。所以,本文题目用的是药物而不是药品,因为前者包含后者。
除上面这段值得药业关注的话外,这篇文章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文章作者是上届美国政府贸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他是对华贸易鹰派的旗手,上届美国政府对华贸易的政策主要出自他手。二是这篇文章发表在对上届政府对华贸易政策一直持批评态度的《纽约时报》上。
也许有人会说,Lighthizer是在野人士,他的文章不代表本届政府的观点。这当然可能。而且,《纽约时报》有不时发表一些与其主流观点相违人士文章的传统。但要知道,在进口关税方面,本届政府基本沿用了上届政府的政策;在进出口产品管控上,本届政府的做法更为极端。这些政策和做法,其实都是Lighthizer的长期主张。而且,《纽约时报》对本届政府这些贸易政策的批评是不多的。
文章中只是说原材料和一些药品的贸易可以是互利的,但没有说哪些原材料和药品,也没有说互利在哪。例如,哪些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难以替代,哪些仅是因为价格便宜。
据美国公司Trading Economics的数据,202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所有药类产品的总值约为35亿美元。这只占美国药类产品总销售额5500亿美元(Statista数据)的0.6%。遗憾的是,笔者没有美国药企在我国的销售额数据,更不知道有多大的比例是在国内生产,多大的比例是进口的。所以,难以估计双方有多互利。
若是有读者愿意分享这方面的数据,笔者将会非常感激。
如果我国出口产品难以替代,那自当别论。若仅是因为价格便宜,那事态的发展就难说了。首先,美国可从他国进口产品。也许目前他国产品尚无价格优势,但这是可以改变的。例如,难以想象我国会长期享有对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成本优势。其次,在贸易战方面,美国最近的动作是很大的。例如,美国对在本土生产的普通家用电动汽车,每辆车补贴7500美元,占电动汽车平均销售额的11%。若是美国哪天决定要用类似的补贴方式来对待药物进口(当然,这种做法是否有违国际贸易组织的规章是另一回事),区区35亿美元不是天文数字。
综上,从贸易角度看,近期我国药物出口美国似乎不太会受双边关系的影响。但长期风险依然存在。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