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首页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主题词库
  •  主题词库
帮助中心
  •  帮助中心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登录
  •  登录
  •  注册
替换
查找内容:
替换为:
全部替换
插入链接
链接网址:
链接显示标题:
请选择网址类型
点我插入链接
插入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显示标题:
请选择文件类型
点我插入文件
发现错误 发表观点

原文内容

反馈意见

提交 正在提交..... 反馈历史

复制下面的地址分享给好友

确定 正在提交.....
train

你好,

关闭
提交 重做 重新开始 关闭
跳转
  • 新建同级
  • 新建子级
  • 删除
  • 重命名
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公开

取消 确定

1. 基本信息
姓名:
企业:
职位:
联系方式:
邮箱:
2. 请在此填写您的问题,我们将优先安排答疑
提交

报名成功!
课程观看链接如下:
请添加课程助理微信,获得更多信息:
确认
确定

  •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 主题词库
  • 帮助中心
  •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 30天免登录

    忘记密码?

识林

【周末杂谈】规章的起草说明

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规章的起草说明

页面比对

出自识林

【周末杂谈】规章的起草说明
周末杂谈
页面比对
笔记

2020-09-27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起草说明详述了FDA规章的来龙去脉和斟酌思考

这周三,FDA发布了两项拟议修订规章(21 CFR 201和801),澄清FDA是如何看待,因医生标签外用药或器械,企业是否要相应地修改产品标签【FDA 发布拟议法规澄清与标签外使用判定相关的证据】。这是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美国医生标签外用药,无需FDA批准,也无需告知企业。如果是纯粹的医生个人行为,非企业意向(intention),让企业修改标签不合适。但若存在企业有意地支持,则企业违法,可遭受重罚。

这两项修订内容,总共才半页纸,但其在联邦公告(Federal Register)上的发布,却长达11页纸。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各部分的篇幅占比如下,其中正文以外部分统称为起草说明(preamble)。

起草说明为何这么长呢?在美国的法规系统中,它扮演什么角色呢?

首先,规章是法律的细化和延伸,是强制性内容。其行文重在严谨,而非宜读。规章有规范、警示和惩罚的作用。规章的读者,通常是非法律专业的企业人员,若是不能吃透法律上严谨的文字,就达不到规范和警示的作用了。起草说明,就是用普通文字来详述规章制定或修订的来龙去脉和斟酌思考的。这是美国法律系统的传统。例如,最高法庭断案的结论可能只有短短几行专业、严谨但难读的文字,但赞同派和反对派的法官们会分别写出几十甚至上百页的意见书,详述各自的斟酌思考。这些意见书,都是用普通易懂语言写的,旁引博证,掰开来、揉过去地讲,目的是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也许有人会问,指南不就是用来解释规章的吗,为何还需要起草说明呢?

这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来理解。一,可以将起草说明看成是在规章制定或修订之初的指南,或01版指南。二,指南是FDA从自身角度对规章的释意,而起草说明往往包含大量的对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的具体回复,针对性和启发性强。例如,本文讨论的这两项拟修订规章的核心,是如何判断标签外用药是否是企业的意向。现在来看看起草说明是如何通过具体示例来说明FDA是如何判断的。

是不是药或器械,不取决于名称

产品是否应按照药品或器械来监管,不看厂家是否说它是药品或器械,甚至不看标签上是否这样说,而看产品的意向用途(intended use)。只要意向用途是治病防病,就应按照药品或器械来监管。对意向用途判断的证据,来自包括产品营销的所有相关材料和言行。

证据的相关性,而不是决定性

规章中所说的意向性产品用途的证据,任何一项单独看,都只表示可能的相关性(may be relevant),而不构成决定性证据(not determinative)。

间接的意向性证据的举例

- 产品名称上的暗示,例如,产品名称Chronix暗示慢性(chronical)病,产品名称Shroomz暗示借助毒mushroom(蘑菇)中的药性,产品名称e-Cialis暗示壮阳药(Cialis,希爱力-他达拉非,是礼来公司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

- 企业对已上市药品,做了增加适应症的新临床试验,事后写给参加临床试验的医务人员总结报告,不是客观、完整、正反面都说的,而且包含了对新适应症的安全和有效性做出结论性的言语。

企业做法的一贯性

判断企业对批准产品的非批准用途的意向性,要看企业的做法是否是repeated(多次的),proactive(主动的)和detailed(详尽的)。

上面讨论的是起草说明对企业的作用。那它对FDA自身有什么作用呢?

起草说明中篇幅较大的另外两项分别是背景介绍(30%)和经济影响评估(18%)。背景介绍讲的是规章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缘由和处理。这种来龙去脉的详细介绍,不仅有助于对规章的系统和深入的了解,而且展示了FDA政策的连贯性。制定规章时,开展经济影响评估,尤其是对小企业的经济影响评估,体现了规章的合理性。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和巩固公众对FDA的信任感。药品法只给了FDA制定、执行和解释规章的法律权利。但FDA的做法是否服众,是要靠自己挣的。

对FDA,写好起草说明,是制定规章时必不可少的一步。对企业和公众,研读起草说明,是系统和深入地了解规章的良习。再举一例,FDA的药品GMP,1978年在联邦公报上发布时,长达76页纸。前63页纸是起草说明,包含了对在制定规章过程中收到的518条意见的详细回复,解释了FDA是如何看待这些回复的,哪些地方同意,哪些地方不同意,理由是什么。这样制定出的规章,容易科学合理,容易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容易为产业接受。也许,这就是40多年来,FDA的GMP一直未有大修订的原因?

对阅读起草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登录识林阅读本文所讨论的这两篇起草说明。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 admin@shilinx.com 。

解读法规指南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部门)
  • 注册部门
  • 市场准入部门
  • 研发部门
  • 临床研究部门

工作建议:

  • QA:确保所有产品标签符合21 CFR 201的规定,监控标签的变更和审核流程。
  • 注册部门:在提交药品注册资料时,包括标签设计,确保其符合FDA的标签要求。
  • 市场准入部门:在市场推广材料中使用标签信息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 研发部门:在药品开发阶段考虑标签要求,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标签合规。
  • 临床研究部门:确保临床试验中的药品标签正确反映了试验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在美国市场的所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疫苗等。适用于所有在美国进行药品研发、生产、注册和销售的企业,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

要点总结:

  1. 标签信息要求:强调了药品标签上必须包含的信息,如活性成分、使用说明、警告、剂量形式和强度等。
  2. 净含量声明:规定了药品标签上净含量的表达方式,包括重量、度量或计数,并要求准确反映包装内药品或设备的数量。
  3. 警告和注意事项:要求药品标签上必须有清晰的警告和使用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安全使用。
  4. 特殊人群用药: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科和老年用药进行了特别规定,要求标签上提供相应的用药信息和警告。
  5. 药品相互作用:要求标签上必须包含可能的药品相互作用信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了解潜在的风险。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

适用岗位

  • QA:必读,确保产品标签符合FDA规定。
  • 注册:必读,了解标签要求以支持产品注册。
  • 市场:必读,确保市场推广材料符合标签规定。

工作建议

  • QA:检查所有产品标签,确保符合FDA CFR 801的要求。
  • 注册:在产品注册文件中包含符合CFR 801的标签信息。
  • 市场:确保所有市场材料不包含误导性信息,与产品标签一致。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美国FDA监管的医疗器械的标签要求,涉及所有类型的医疗器械,包括创新医疗器械和仿制医疗器械。

要点总结

  1. 标签信息完整性:强调了医疗器械标签必须包含完整的产品信息,包括名称、用途、预期用户等。
  2. 风险信息明确:要求标签上明确标注产品的风险信息,以便用户做出明智决策。
  3. 使用说明详细:标签应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确保用户正确使用产品。
  4. 警告与预防措施:标签上必须包含必要的警告和预防措施,以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5. 监管要求遵守:强调企业必须遵守FDA的监管要求,确保产品标签的合规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取自“https://lib.shilinx.com/wiki/index.php?title=%E3%80%90%E5%91%A8%E6%9C%AB%E6%9D%82%E8%B0%88%E3%80%91%E8%A7%84%E7%AB%A0%E7%9A%84%E8%B5%B7%E8%8D%89%E8%AF%B4%E6%98%8E”
上一页: 【一周回顾】2020.09.21-09.27
下一页: 欧盟发布基于患者登记的研究指南草案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 【周末杂谈】疫苗与全球化
  • 【周末杂谈】疫情过后,特事特...
  • 【周末杂谈】疫情之后国际药品...
  • 【周末杂谈】疫苗当先,众人挣...
  • 【周末杂谈】疾病意识宣传与药...
热点新闻
  • ICH 发布新 Q1 稳定性指南...
  • 【直播】25年4月全球法规月报...
  • 学习 “药典文献汇编” 迎接...
  • 国内无菌附录征求意见稿发布,...
  • 国内药政每周导读:工艺验证检...

 反馈意见

Copyright ©2011-2025 shili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识林网站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650号-2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78号
请登录APP查看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