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制剂与模拟方法报告会简报
出自识林
吸入制剂与模拟方法报告会简报
笔记 2018-12-07 【编者按】吸入制剂的复杂性体现在吸入装置与药品的结合及体外测试方法的体内相关性上。成功研发这类复杂产品,即使是仿制产品,都是全球公认的难题。为提高吸入制剂研发和注册的成功率并降低成本,美国FDA提倡使用定量模拟方法。会上,监管专家介绍了美国FDA是如何开展并鼓励企业在吸入制剂的研发和注册上使用定量模拟方法的,企业专家分享了如何在吸入制剂和吸入装置的研发和质控方面使用定量模拟方法、讨论了有体内相关性的体外检测方法、以及生物等效性的体外体内评估的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 11月28日,吸入制剂与模拟方法报告会举行,探讨如何借助数理建模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开展吸入制剂的仿制药开发,提高研发和注册的成功率、缩小人体内试验规模、并降低相应的成本。本次报告会由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举办,邀请了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创始人来分享他们的理念和经验。100余名来自制药行业、监管机构和大学的代表出席了报告会。 美国FDA CDER仿制药办公室定量方法和模拟处处长赵亮博士做了题为《复杂仿制药定量模型的发展》的报告。赵亮博士从“利用定量模型制作出高质量的医疗产品”为切入,强调了数学模型对仿制药研发审批的参考价值,尤其对于局部作用药物、复杂剂型、复杂给药途径产品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别讲述了吸入制剂基于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和临床终点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赵亮博士提到,2013年以前没有吸入制剂仿制药也没有仿制指南,到2018年一半以上有产品指南,并列举了目前发布的吸入制剂的特定产品仿制指南,介绍了关于吸入制剂目前四大方面的研究,展望了未来模型对于吸入剂的BE评估价值。赵亮博士的报告分享了FDA在仿制药建模领域的前沿研究投入和计划,以及美国利用数学模型评估或辅助评估吸入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的探索方向。
美国Novum制药科学服务公司首席科学官Keith Gallicano博士做了题为《支持经口吸入药品(OIDP)生物等效性的体外、体内评估的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研究》的演讲。报告从体外试验、肺沉积、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四个方面详细地讲解了对经口吸入药品(简称OIDP)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机理、思想及方法。在体外试验部分,他非常详细地讲解了多级撞击和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肺沉积方面,他通过对吸收与沉积机理的详细介绍,将OIDP的沉积分为肺外沉积、全肺沉积及区域肺沉积。之后,他分别讲解了在相同剂量条件下空气动力学粒径迁移(APSD)、相同空气动力学粒径迁移(APSD)下剂量变化、吸入气流改变对沉积分布的影响(全肺分布和集中于中心气道分布)。在药代动力学部分,他首先分析了炭吸收对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影响,再讲解了肺部运作与药代动力学指标的关联,最后说明了在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实验中,对受试者培训及吸入过程、血液采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举例来说,为了减少因吸入过程时控制不足导致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不同,对于MDI(定量气雾吸入剂)应有特定的启动和摇动步骤,并且受试者的呼吸过程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在最后的药效学研究中,他说明了整个实验设计采用的方案、计算方法和建模方法。通过Gallicano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解,提升了大家对OIDP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整体设计与考虑因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无论是已经处于开发阶段还是有意开发OIDP类药品的企业,都可会从中获益。 与会者与演讲者在提问环节展开积极互动。定量模型是现代化的仿制药评价方法,尤其是针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极其复杂的吸入制剂。目前全球监管部门、业界、学术界都在全面探索可行和建模仿真方法,逐一解决在装置、药品、装置+药品、以及患者使用上的各类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监管部门和企业参与定量建模研究,定会使吸入制剂乃至整个仿制药行业受益匪浅。 作者:识林-雪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