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首页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主题词库
  •  主题词库
帮助中心
  •  帮助中心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登录
  •  登录
  •  注册
替换
查找内容:
替换为:
全部替换
插入链接
链接网址:
链接显示标题:
请选择网址类型
点我插入链接
插入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显示标题:
请选择文件类型
点我插入文件
发现错误 发表观点

原文内容

反馈意见

提交 正在提交..... 反馈历史

复制下面的地址分享给好友

确定 正在提交.....
train

你好,

关闭
提交 重做 重新开始 关闭
跳转
  • 新建同级
  • 新建子级
  • 删除
  • 重命名
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公开

取消 确定

1. 基本信息
姓名:
企业:
职位:
联系方式:
邮箱:
2. 请在此填写您的问题,我们将优先安排答疑
提交

报名成功!
课程观看链接如下:
请添加课程助理微信,获得更多信息:
确认
确定

  •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 主题词库
  • 帮助中心
  •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 30天免登录

    忘记密码?

识林

日本制药业的知识管理和质量文化研究

首页 > 资讯 > 日本制药业的知识管理和质量文化研究

页面比对

出自识林

日本制药业的知识管理和质量文化研究
日本
页面比对
笔记

2023-12-25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近年来,日本发生了多起非法制药事件。一些制药企业GMP合规性不足和缺乏质量文化被认为是此类案件的根本原因。本文研究进行了一项广泛的问卷调查,以了解日本制药企业与知识管理和培养质量文化相关的问题。根据395份问卷调查,发现制药企业虽然了解知识管理和质量文化的重要性,但在操作方法上存在问题。共有94%的受访者同意他们提到“知识管理”是ICH Q10药品质量体系的推动者,98%的受访者承认质量文化培养不足会导致企业风险。然而,调查显示,许多企业都在为这种方法而苦苦挣扎。

材料和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在日本拥有上市许可持有人许可证或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国内制药企业,包括日本药品生产商协会联合会成员(按业务类型划分的 15 家组织和按地区划分的 16 家组织),以及日本原料药生产商协会成员(截至 2021 年 9 月有 102 家企业)。通过日本药品生产商协会联合会于 2021 年 9 月 13 日至 10 月 18 日期间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知识管理、质量文化三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包括受访企业的背景信息等基本数据,如受访企业的职称、企业的业务类型等。第二部分包括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技术转移的文档管理(这在知识管理中很重要)、实施知识管理的挑战以及知识管理运作的成功/失败案例等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质量文化的“理想状态”、培养质量文化的举措以及质量文化对企业的影响。答案系统包括选择格式、单个答案或多个答案以及评论描述格式。

问卷调查结果
表1. 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和生产商的业务类型
MAH
业务类型 数量(%)
A)在自己的工厂生产 (包括企业集团的生产工厂) 19 (16%)
B)在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工厂进行委托生产 7 (6%)
C)在自己的工厂(包括企业集团的生产工厂)生产+在其他企业的生产工厂委托生产 91(77%)
未答复 1 (1%)
总计 (一) 118
生产商
业务类型 数量(%)
A)生产自己的产品 (包括企业集团的产品) 93(37%)
B)委托生产 12 (5%)
生产自有产品(包括企业集团产品) +委托生产 135 (54%)
其他 10 (4%)
总计 (二) 250
未选择上市许可持有人或生产商/同时选择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商(三) 27
总计(一+二+三) 395

受访者被问及是否知道 ICH Q10 药品质量体系指南将“知识管理”称为实现 ICH Q10“药品质量体系”的过程。如图1所示,在 395 份回复中,94%(373 份回复)的受访者回答“是”。

图1. 关于ICH Q10指南和知识管理的调查结果

受访者被问及共享知识的范围是否存在差异,具体取决于技术转移目的地/来源是他们自己的企业还是参与合同生产的另一家企业。根据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商的基本数据分析了 226 份回复。在 226 份回复中,上市许可持有人的 91 份回复为“C) 在自己的工厂(包括企业集团的生产工厂)生产+在其他企业的生产工厂委托生产”,来自生产商的 135 份回复为“C) 生产自有产品(包括企业集团产品)+委托生产”(表1)。如图 2 所示,54% 的上市许可持有人(91 名受访者)回答说,自己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生产方面共享知识的范围“相同”,而 34% 的生产商(135 名受访者)回答“相同”。尽管 22% 的生产商没有给出答案,但总体结果表明,分享知识的人和接受知识的人对共享知识的范围的认识存在差异。

图2. 关于共享知识范围的调查结果

研究调查了在研发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应于知识)是否在技术转移时由执行合同生产的生产商和执行委托生产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共享;基础数据调查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图 3 中的目标受访者是表1中的生产商 B)委托生产(12 个答复)和 C)生产自有产品(包括企业集团产品)+委托生产(135 个答复),共147 个答复。图 4 中的目标受访者是表1中的上市许可持有人 B)在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工厂进行委托生产(7 个答复)和 C)在自己的工厂(包括企业集团的生产工厂)生产+在其他企业的生产工厂委托生产(91 个答复),共98个答复。虽然图 3 和图 4 中 A) - C)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但结果表明在研发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尚未得到充分共享。此外,在图 3 中,大约 70% 的受访者回答 B) 共享,但不是全部或 C) 不积极共享,他们表示:“我们遇到了问题,因为我们在研发过程中技术转移时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对应于知识)。”

图3. 生产商研发期间技术转移时获得的信息共享调查结果
图4. MAH研发期间技术转移时获得的信息共享调查结果

此外,研究询问生产商是否已与研发部门和委托人共享在商业生产中获得的产品知识,分析了生产商的 250 个答复,大约 26% 的人回答没有知识反馈(图 5)。

图5. 商业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反馈的调查结果

将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对于在组织内共享知识非常重要。隐性知识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不能轻易用语言表达的知识”,而显性知识是“主要通过句子、图表和数学表达式来解释和表达的知识”。除了分析所有 395 个回复之外,研究还对图 6 中的每个上市许可持有人(118 个回复)和生产商(250 个回复)进行了评估。图 6 显示了个人隐性知识是否已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调查结果;62%的受访者回答“否”,表明只有少数企业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此外,根据基础数据对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商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生产商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比例比上市许可持有人高出20%。

图6. 关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调查结果

图7展示了培养质量文化的“理想状态”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所有 395 份回复。这个问题允许有多个答案。回答“B)有明确指挥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和“E)药品供应稳定”的受访者比例低于选择其他答案的受访者。

研究在旨在实现培养质量文化的“理想状态”中发现了人力资源和/或时间资源方面的问题(图8),分析了所有 395 份回复。这个问题允许有多个答案。

图7. 关于培养质量文化的“理想状态”的调查结果
图8. 关于实现培养质量文化的“理想状态”问题的调查结果

由于培养质量文化是有效 PQS 的前提,正如最近的非法生产案例所表明的那样,研究了制药企业对培养质量文化和 PQS 的看法。研究发现,90% 的受访者(354 名受访者)回答说,仅仅遵循 PQS 的法律和准则无法培养质量文化(图 9)。图 10 显示了他们认为培养质量文化必要条件的调查结果。研究分析了图 9 中 354 个“否”的回答,并提取了其中 20 个(包括负责人的回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I) 自下而上方法”之外,其他答案存在显著差异(约 8%–24%)。在培养质量文化所需的项目中,“C)高道德观”、“D)企业内部合规培训”、“E)工作环境的改善”、“F)适当的人员评价体系”、“G)企业管理者的意识”表明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意识至少有15%的差异。在这两项结果中,员工的意识均高于管理层。

图9. 关于制药企业对质量文化和 PQS 培养的看法的调查结果
图10. 关于培养质量文化所需因素的调查结果

研究对质量文化培养不足的企业风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问题的所有 395 条回复。在受访者中,98%(388 名受访者)回答质量文化培养不足会引发企业风险(图 11)。对回答“是”的 98%(388 名受访者)进行了分析,如图 11 所示,其中 23 名是负责人。进行比较是为了澄清负责人(23人)和其他受访者(365人)的看法差异。对 365 份回复的分析显示,88.7%、81.2% 和 86.6% 的受访者分别选择“D)产品质量恶化”、“E)发生不当行为”和“F)隐瞒不当行为和偏差”作为企业风险,而 49.2%、52.3% 和 58.0% 的人分别选择“B) 企业业绩下降”、“C) 离职率上升”和“G) 对可用性的影响”(图 12)。此外,研究还比较了包括负责人在内的 23 份答复,结果显示,在“B)企业业绩下降”、“D)产品质量恶化”和“E)发生不当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约 12% 至 17%)。

图11. 关于质量文化和企业风险的调查结果
图12. 不良质量文化将引发的企业风险调查结果
结论

本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阐明了日本制药企业知识管理和质量文化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优质药品的供应”问题应该由制药企业解决。非法生产的药品造成的质量问题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而隐瞒非法生产的行政处罚则可能导致药品短缺,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药品质量下降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此外,社会强烈要求制药企业具有高度的道德观,因为它们生产与生命相关的产品,并培养根深蒂固的质量文化,而不是表面上的合规。

参考文献:

Takahashi S, Takarada T, Ito K, Shikano M, Sakurai S. Quality Cultur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Japa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A Cross-Sectional Study and Case Report. PDA J Pharm Sci Technol. 2023 Sep-Oct;77(5):350-375. doi: 10.5731/pdajpst.2022.012797. Epub 2023 Jun 15. PMID: 37321863.

作者:识林-雪杉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法规指南解读:ICH Q10 Pharmaceutical Quality System

适用岗位(必读):

  • QA:确保质量体系符合ICH Q10要求,监控质量体系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 注册:理解ICH Q10对药品注册的影响,确保注册文件与质量体系要求一致。
  • 研发:在药品开发阶段应用ICH Q10原则,确保产品和流程的质量。
  • 生产:根据ICH Q10要求,管理商业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 药物警戒:利用ICH Q10框架下的知识管理和质量风险管理,优化药物警戒活动。

工作建议:

  • QA应定期审查和更新质量手册,确保其反映ICH Q10的要求。
  • 注册人员应确保所有注册文件和提交材料遵循ICH Q10的质量体系框架。
  • 研发团队应将ICH Q10的原则整合到药品开发的每个阶段。
  • 生产部门应依据ICH Q10建立和维护商业化生产的质量控制体系。
  • 药物警戒部门应使用ICH Q10提供的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支持化学药、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制造的系统,包括API和成品药,涵盖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制药企业,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

要点总结:

  1. 质量体系模型:“ICH Q10提供了一个基于ISO质量概念的综合性药品质量体系模型,与ICH Q8和Q9相辅相成。”
  2. 管理责任:“高级管理层有最终责任确保有效的药品质量体系的建立,以实现质量目标。”
  3. 持续改进:“ICH Q10鼓励使用科学和基于风险的方法,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促进持续改进。”
  4. 知识管理与质量风险管理:“知识管理和质量风险管理是实施ICH Q10并成功实现其目标的推动因素。”
  5. 监管方法:“ICH Q10的实施效果通常可以在生产场所的监管检查中评估。”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原料药生产全过程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监控质量体系运行。
  • QC(质量控制):负责原料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生产:负责按照GMP要求进行原料药的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合规。
  • 工程:负责厂房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符合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领域的原料药生产,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发布机构为国际通用标准。

文件要点总结:
原料药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调了从质量管理到生产控制的全过程管理。首先,文件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机构职责,特别强调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定了自检、产品质量回顾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人员方面,规定了资质、培训和卫生要求,确保员工符合岗位需求。厂房与设施章节详细规定了设计建造、公用设施和特殊隔离要求,以保证生产环境的适宜性。设备章节则涉及设计建造、维护保养、校准和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文件还特别提到了无菌原料药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工艺、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这些都是确保原料药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取自“https://lib.shilinx.com/wiki/index.php?title=%E6%97%A5%E6%9C%AC%E5%88%B6%E8%8D%AF%E4%B8%9A%E7%9A%84%E7%9F%A5%E8%AF%86%E7%AE%A1%E7%90%86%E5%92%8C%E8%B4%A8%E9%87%8F%E6%96%87%E5%8C%96%E7%A0%94%E7%A9%B6”
上一页: FDA_就市场上的假冒减重药司美格鲁肽发出警告
下一页: 国内药政每周导读:生物制品境外转境内,国家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专利法细则落地,中药注射液再评价专家组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 2017 PDA药品质量量度和质量...
  • FDA 合规官谈合规工作重点及...
  • FDA改造自身的质量监管文化
  • 药品监管质量知识管理(PQKM)...
  • 药品申请数据化:抛弃 PDF,...
热点新闻
  • ICH 发布新 Q1 稳定性指南...
  • 学习 “药典文献汇编” 迎接...
  • 【直播】25年4月全球法规月报...
  • 国内无菌附录征求意见稿发布,...
  • 国内药政每周导读:工艺验证检...

 反馈意见

Copyright ©2011-2025 shili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识林网站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650号-2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78号
请登录APP查看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