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FDA 发布外用眼科药品的质量考量指南草案
出自识林
2023-10-16
美国 FDA 于 10 月 11 日发布了题为“外用眼科药品的质量考量 ”的指南草案,讨论了用于眼内和眼周局部给药 的眼用药品,包括眼内和眼周外用溶液、混悬液、乳剂、凝胶剂、软膏剂和乳膏剂的一些质量考量因素。
具体来说,这份 15 页的指南讨论了四个主要考量领域:
评估可见颗粒物、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以及杂质 和降解产物 的方法;
使用体外药物释放/溶出试验作为某些眼用制剂的可选质量控制 策略;
容器密封系统(CCS)的设计、递送和分配特性的建议;
该指南出台之前,已有多种眼用产品因污染 问题被召回 。FDA 在 8 月份警告消费者不要使用 Dr. Berne 的甲基黄酰甲烷(MSM)滴眼液和 LightEyez MSM 滴眼液,因为存在细菌和真菌污染。今年 5 月份,FDA 向 Pharmedica USA 公司签发警告信,其非处方滴眼液因污染问题导致产品召回。4 月份 FDA 公布了发布给 Global Pharma Healthcare 滴眼液生产工厂的 483 报告,其生产的非处方滴眼液与一种罕见且具有广泛耐药性 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爆发相关。
指南草案指示制药商使用“稳健的”目检 程序来寻找可能的掺杂 。对于不透明包装的产品,制药商可能需要使用 X 射线光谱技术或破坏性试验来鉴别可接受的可见光粒径范围内的微粒。
指南还指出应评估眼用药品的 CCS 中的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浸出物有可能与制剂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和治疗效果。对于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的评估应考量 CCS 的初级、二级和三级包装组件,包括标签组件。
FDA 还表示,新药申请(NDA )和简化新药申请(ANDA )申请人通常应遵循现有 ICH Q3B(R2)《新药制剂中的杂质》 指南中概述降解产物和杂质的报告、鉴别和界定原则。另一方面,非处方药(OTC )制药商应制定杂质和降解产物的阈值和可接受标准。
FDA 还在指南中给出了对眼用药品中未明确降解产物 或杂质 的建议阈值,FDA 对这些建议阈值与 ICH Q3B(R2) 中提供的相同剂量范围的阈值不同做出了解释,FDA 表示,“与 ICH 建议相比,推荐阈值的差异有两个原因:首先,眼用药品直接施用于眼部,直接局部施用有可能在眼内产生高局部浓度。相比之下,ICH Q3B(R2) 中的建议通常用于支持系统性药品的安全性判定。其次,这些差异也说明了单个非特定降解产物或杂质的潜在影响比特定降解产物或杂质的了解要少。”
指南还列出了包装注意事项,包括防篡改包装、提示、扭矩规格和颜色编码。指南还指导制药商确定其产品的稳定性 ,并利用稳定性试验的结果来确定贮存 条件和有效期 。
识林-蓝杉
识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适用岗位及工作建议:
研发(R&D) :必读。负责新药合成和稳定性研究,需根据指南评估潜在降解途径和杂质,开发适合检测和定量降解产物的分析程序。质量控制(QC) :必读。负责验证分析程序,确保其适用于检测和定量降解产物,并符合ICH Q2A和Q2B指南的验证要求。注册(Reg) :必读。负责在注册申请中包含降解产物的分析结果和降解产物在规格标准中的列表,以及降解产物的鉴定和合格性评估。质量保证(QA) :必读。负责监督整个流程,确保所有活动符合ICH Q3B(R2)指南的要求。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新药产品中降解产物的鉴定和控制,不包括生物制品、肽、寡核苷酸、放射性药物、发酵产品及其半合成产品、草药产品以及动植物来源的粗产品。适用于欧盟、日本和美国的监管机构,涉及大型药企和Biotech公司。
文件要点总结:
降解产物鉴定与控制理由: 强调申请人需总结新药产品制造和/或稳定性研究中观察到的降解产物,并基于科学评估潜在降解途径。分析程序: 规定注册申请应包含分析程序的验证证据,以证明其适用于检测和定量降解产物。批次降解产物含量报告: 要求提供用于临床、安全和稳定性测试的相关批次新药产品的分析结果,以及代表拟商业过程的批次。规格标准中降解产物列表: 新药产品规格应包括预期在商业产品制造和推荐储存条件下发生的降解产物列表。降解产物合格性: 合格性是获取和评估数据以确定个体降解产物或给定降解剖面在指定水平上的生物安全性的过程。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