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WHO 发布连续制造考虑要点指南草案
出自识林
2025-01-17
WHO 于 1 月 7 日发布了一份题为“关于药品连续制造的考虑要点”的指南草案,适用于成品制剂以及在连续制造生产线上生产的辅料和原料药(API)。
该指南草案主要关注固体口服剂型,但其原则也适用于生物制剂和疫苗。初始工作文件于 2024 年 6 月发布,并于 2024 年 11 月由非正式起草小组最终确定。WHO 计划审查反馈意见并发布工作文件以供其药物制剂规范专家委员会(ECSPP)于 2025 年 6 月通过。
草案文件中包括风险管理、控制策略、工艺动态、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和确认以及稳定性试验等部分。此外,文件还讨论了连续制造带来的获益和挑战。
连续制造的好处包括“与传统批量处理相比,连续制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产品产量。由于操作员的暴露风险较低,连续制造还可以提供安全优势。”
行业采纳连续制造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缺乏工艺知识、与新设备相关的流程问题以及使用涉及复杂分析仪器的先进控制策略。企业还担心连续制造可能不会被美国 FDA 和 ICH 框架以外的国家接受,因为这些国家没有自己的连续制造指南。
WHO 的文件介绍了一系列涵盖连续制造的良好实践,指出,这种制造模式“可能需要制造商购买新设备;实施管理现有设备的新方法;购买新仪器和计算机化系统以及软件;并建立新的操作模式。”
草案还指出,由于连续制造可能与传统批量处理相比带来额外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应成为采用连续制造的药品质量体系(PQS)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造商应在其风险管理计划中评估筛选、研磨、混合、造粒和干燥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每分钟转数、安培数、速度和压力等参数设置对最终产品的影响。
控制策略应定义并描述所有步骤,以确保制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控制策略应涉及输入材料、过程监控、材料转移、实时放行检测 (RTRT)、质量标准和工艺设备。
连续制造生产的产品的稳定性研究必须遵循 WHO 稳定性检测指南中概述的相同原则。制造商应能够证明其选择用于稳定性检测的批次以及检测的批次数量的合理性。
WHO 正在通过在线平台征求对该指南草案的反馈意见,截止日期为 3 月 7 日。
识林-椒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适用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必读。需确保连续制造流程符合WHO指南要求,监控质量控制点。
- 生产:必读。根据指南调整生产流程,确保连续制造的合规性和效率。
- 注册:必读。在药品注册文件中体现连续制造的合规性,准备相应的注册资料。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连续制造流程,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 文件要点总结: - 连续制造流程设计:WHO强调了连续制造流程设计的重要性,明确了对流程设计和控制的要求。
- 质量控制与保证:特别指出了在连续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监控,以及对产品质量保证的持续评估。
- 数据完整性与追溯性:规定了连续制造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追溯性要求,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验证性。
- 风险管理:鼓励企业在连续制造中实施风险管理,以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
- 环境与设备要求:新增了对连续制造环境和设备的具体要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确保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符合本指南要求。
- 生产:遵循生产管理章节的指导,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性。
- 研发:在设计和选型设备时,参考本指南以确保设备符合生产需求。
- 临床:在产品实现和验证阶段,确保临床试验用药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的化学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中国药企,包括大型药企、Biotech以及CRO和CDMO等。 文件要点总结: - 质量风险管理:强调了质量风险管理在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性,包括原则和工具的应用。
- 生产管理:明确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项目,如批次管理和清场管理。
- 设备要求:规定了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校验、清洗、维护和使用记录。
- 生产过程控制:概述了工艺设计和过程单元操作的详细要求,包括配料、粉碎、混合等。
- 物料管理:强调了物料的接收、储存、分发、退库以及检验与放行的管理。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