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杂谈】问药业三个问题
出自识林
【周末杂谈】问药业三个问题
笔记 2025-01-26 激发想象力的、关于我国药业未来发展的三个异想天开的问题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人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我国药业的智慧,若是多花在对药业美好未来的思考和创建上,于公于私,都应是有益的。 一位朋友曾讲过如下的故事。他儿子中学历史课上讲了“郑和七下西洋”,期末考试要考这方面的内容。他让儿子熟记每次下西洋的时间和所到的地方。但儿子不以为然,说老师说了不需要记。果然,试题没有考任何需要记忆的内容,只是问了一个问题:若是七下西洋中有一次绕过了非洲最南端,然后北上,今天的世界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效仿这个例子,并受Deep Seek R1成功的鼓舞,笔者问药业如下三个问题。 1. 如果哪天我国研制出世界首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甚佳的新药,且是基于对机理的深刻认知、而不是那种凑P-值的新药,这对我国和全球药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 如果此药的成功,不是像青蒿素那样主要是产品的创新,而是还提出了一套新药研发和审评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路径,这对我国和全球药业的影响,又会是怎样? 3. 如果我国药监局在批准前,向全球实况转播专家审评会;在批准后,立即公布比FDA还详细的审评卷宗,详述审评的理念、观点、标准、方法和结论,影响又会是怎样? 为回答这些问题,笔者试着从科学-医学-技术-工程,产品-企业-产业,患者-医生-企业-政府,局部与整体,国计民生与全球战略,直接和间接,近期和长期等线路,来思考评估影响所需的维度、视角、方面、层面、及阶段。结果,越想越兴奋,越有过年的感觉。希望读者也有同感。 提前给大家拜年!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请登录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