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林工具】ICH M7(R2)拆解思维导图:“基毒”杂质研究七步走(向导@大块头)
首页 > 资讯 > 【识林工具】ICH M7(R2)拆解思维导图:“基毒”杂质研究七步走(向导@大块头) 出自识林
【识林工具】ICH M7(R2)拆解思维导图:“基毒”杂质研究七步走(向导@大块头)
笔记 2022-05-28 药品中的所谓“基因毒性”杂质,蕴含着相当高的安全性风险,也就意味着相当高的审评和质控风险,本就令企业分析人员乃至工艺开发人员头痛不已,近年来,“亚硝胺”导致的召回层出不穷,更令业界谈“基毒”色变。 这类杂质研究的纲领性指南文件,非ICH《M7(R2):评估和控制药物中的DNA活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的致癌风险》莫属,是从业者“必读”,然而,由于其内容繁多、结构复杂,也是公认的“难读”。 识林邀请从事API国际注册多年(也意味着对付“基毒”多年)的向导@大块头,制作了《ICH M7(R2)拆解思维导图:“基毒”杂质研究七步走》,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基于对M7的反复阅读,拆解之后,按企业研发思路进行重组,旨在帮助识林用户读懂M7,用好M7。 法规庞杂,个人专业毕竟有限,欢迎大家使用导图之余,查缺补漏。 识林企业用户请登录查阅完整链接版本 第一步:M7“致突变”?“致癌”?“基因毒性”? 第二步:产品/注册情形适用于M7吗? 第三步:哪些杂质需要用到M7进行评估? 第四步:杂质的结构是? 第五步:杂质属于哪一类? 第六步:该怎么检测和控制? 第七步:如何申报? 术语表 对付“亚硝胺”?读完M7再看这里...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