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良好色谱实践亮点分析
出自识林
WHO 良好色谱实践亮点分析
笔记 2019-02-27 2月21日,WHO发布了良好色谱实践(Good Chromatography Practices)征求意见稿文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专门适用于色谱的良好实践。为更好的理解该文件,我们收集了安捷伦公司专家对于文件的点评,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文件的特色部分做了亮点分析。
下文是第12、13、14、15章亮点内容的分析。 12. 色谱方法(采集和处理) 亮点: 12.1. 所选择的色谱方法应适合其预期用途。 12.2. 非药典方法应开发、验证并在标准规程中详细说明。这些工作应由有资质有经验的人员进行。 12.3. 在色谱系统中,方法应尽可能由指定人员创建和保存。分析所选择的方法不应进行修改,除非经由授权人员批准用于其预期用途。 12.4. 所采集的结果应使用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采集和处理方法不同,所选方法应可追溯,并可在审计追踪中反映。 12.5. 应证明方法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始终保持经验证的状态。 13. 色谱峰 亮点: 13.1. 色谱分析应符合ALCOA+原则。 13.2. 方法验证中考虑的因素应包括: 13.3. 应根据法定政策和规程,包括国家药监机构、药典和分析验证的建议和要求,对峰的可接受性进行审核。 13.4. 如果在复杂分析中使用了不止一支色谱柱,规程和指令应清楚以确保在分析中不会出错。 13.5. 规程应包括本指南中关于良好色谱实践的建议和考量,以及对法定政策、可接受限度(适当时)和ALCOA+的具体参考。 14. 峰积分 亮点: 14.1. 分析色谱中的峰面积积分应准确一致、科学合理。 14.2. HPLC和GC仪器应尽可能与自动进行积分处理的计算机化色谱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设置接口。 14.3. 除另有科学论证外,同一样品序列中的所有峰均应使用相同的积分参数。 14.4. 处理软件用于定义相应的色谱峰的参数(如斜率灵敏度、噪声阈值、峰宽、峰面积阈值和集束因子及撇去比率),应选择适当参数值。 14.5. 为便于对色谱峰进行准确积分,有必要将所有峰完全分离。如果必须从未分开的峰中获得定量数据,则实验室应制订明确的原则说明如何对这些峰进行积分。其中应包括阐明何时可使用不同函数对未完全分离的峰进行积分,如: 14.6. 经过验证的方法、具体的色谱条件以及良好色谱实践应有助于获得对称峰。如果发现有前伸峰、拖尾峰、分裂峰或其它类型的峰,应进行调查,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适当的CAPA。 14.7. 如果必须进行手动积分,则应遵守经过批准的程序。应保存记录,其中包括手动积分的批准和理由。 14.8. 只有例外情形下,才允许利用色谱软件手动设置基线对峰高或峰面积进行积分。这样做的权限只能授予特定用户。当按这一程序积分时,应提供记录和理由。 14.9. 如果做了平滑处理,所用“筛选”类型和平滑处理的程度应进行论证。 15. 清洁验证 亮点: 注:关于清洁验证的建议参见附录4“GMP补充指南:验证”(WHO第937号技术报告,2006,附录3)。 15.1. 应尽可能开发、验证具有专属性的方法,然后用于清洁验证和清洁确认中。 15.2. 所选色谱方法应具有专属性,适合于检出分析对象。 15.3. 数据和结果应根据这些指南,清洁验证、色谱相关的其它指南以及药典适用章节进行管理。 15.4. 数据和结果应保存适当时长以备相应检查。 梳理:识林-榕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 admin@shilinx.com 。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品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包括原料药、起始物料、中间体、中控物料和成品的分析。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色谱分析,如HPLC和GC。由WHO发布,适用于跨国药企和Biotech公司。 文件要点总结色谱系统选择与验证
用户访问与权限管理
审计追踪与数据管理
色谱柱与样品管理
方法开发与峰积分
清洁验证
数据完整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