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统计显著与临床意义
出自识林
2022-12-04
从两例临床试验,看临床疗效量化表达的误导性
这周二,日本卫材和美国渤健两家药企合作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单抗药Lecanemab的III期临床结果终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大会面世了。在每两周给药10毫克、连续18个月给药的条件下,与安慰剂相比,Lecanemab 使早期患者的认知功能衰退速度减缓。
试验用临床痴呆评分量表(CDR-SB)来衡量认知功能衰退,从0到18打分,分数越高表示痴呆越严重。试验开始时的患者平均分都是3.2,表明受试者都是患有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病。18月后,用安慰剂者的平均分增加了1.66,用药者的平均分增加了1.21。用药比不用药少0.45,约为27%,统计P值小于0.001。即,减缓27%的认知功能衰退速度,是统计显著的。
换个方式看,18个月后,用药者的得分是3.2+1.2=4.4,不用药者的得分是3.2+1.66=4.86,两者差0.46。拿0.46与基数(可取4.4和4.86的平均值=4.63)相比,得出用药比不用药,在认知功能上少降低了约10%。
请注意,27%是减缓认知功能衰退速度的差异,10%是减缓认知功能的差异,缺了“速度”两字。常言道:魔鬼存于细节。一个的差异性是27%,一个是10%,相去甚远。不小心的话,还真容易被误导了。
业界对Lecanemab的看法不一,但多数都是质疑10%的差异性,尽管有统计显著性,到底有多少临床意义?
笔者既非诊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专家,又非统计专家,自然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但希望与大家分享如下的例子,也许对如何思考这个问题,有些启发作用。
对于抗肿瘤药物,中位总体生存期是临床试验常用的。粗略地讲,这就是当一半的受试者去世时所对应的月数。这个值越大说明药越有效。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是用药(Midostaurin+化疗)和不用药(只是化疗)所对应的生存概率。试验开始时,受试者都活着,生存概率接近100%。很久后,用药和不用药都有少一半的人活着,生存概率40%多一点。在这两个极端情况的中间,用药比不用药的生存概率高出近10%。但如果用中位总体生存期的话,用药比不用药要高74.7-25.6/25.6=192%,是实际疗效10%的19倍!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