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林主题词】新增:外消旋体,Meta分析,质量文化,双特异性抗体;修订:GMP,放射性药品,可见异物,目检,计算机化系统,生物指示剂
首页 > 资讯 > 【识林主题词】新增:外消旋体,Meta分析,质量文化,双特异性抗体;修订:GMP,放射性药品,可见异物,目检,计算机化系统,生物指示剂 出自识林
【识林主题词】新增:外消旋体,Meta分析,质量文化,双特异性抗体;修订:GMP,放射性药品,可见异物,目检,计算机化系统,生物指示剂
笔记 2022-02-24 什么是识林主题词? — 主题词是识林产出的知识,源于对大量法规、文献、案例、问答的综合分析,并从概述/概述、法规指南、实施指导、视频、问答、案例、参考资料等多维度呈现。 — 区别于散点化的法规和技术资料,主题词是精炼沉淀的知识,目的是帮助识林用户系统学习,全面了解,深入领会,从而在日常工作运用中得心应手。 — 主题词有专人维护,但最专业的正是识林用户。识林期待求知的用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评论反馈。若需学习新主题词,或有志于编撰识林主题词,欢迎联系我们。 新增主题词: 【外消旋体】 — 概要:外消旋体(Racemate)是等物质的量的一对对映体混合后得到的组成物。由于内部组成成分使不同方向的等量平面偏振光偏转抵消,因此外消旋体旋光度为零。并且,虽然对映体的物理性质一般相同,但外消旋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溶解度等与对应的对映体性质常常是不相同的。根据药物的不同,有些药物是其多个对映体之一,而有些药物则为外消旋体。事前必须就药物对映体的药理学效果作验证,以减少危险发生。 外消旋体还可细分为:真外消旋化物、外消旋混合物、外消旋固体溶体。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15篇,包括但不限于: -CDE 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2006.12.19 — 概要:Meta分析,也称为荟萃分析,是一种对单独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间差异的来源进行检验,并对具有足够相似性的结果进行定量合成。Meta分析是一个观察性的回顾性研究,它与传统文献综述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文献综述是以定性分析描述为主,而Meta分析则可以对合并研究结果进行定量,有助于药物受益人群的外推和发现一些小概率不良事件,并可纠正因小样本RCT所带来的研究偏倚,同时可找出相同研究却有不同结论的原因所在。 Meta分析是将多个具有相同研究主题的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一个过程,一般包括下述步骤:提出问题、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描述基本信息、定量统计分析。作为最高级别证据,Meta分析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是临床指南制定的重要依据。 作为二次分析,通过收集高质量文献快速掌握一个领域的研究进展,无需做实验,找到研究方向。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15篇,包括但不限于: -CDE 药物临床研究有效性综合分析指导原则(试行) - 2021.12.30 【质量文化】 — 概要:我们使用质量文化一词来表示组织在质量方面的整体行为和态度,其中质量意味着将患者和客户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 质量文化可以很强大——意味着组织表现出有利于质量的态度和行为——或者它可以很差——意味着组织表现出不将患者和客户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的态度和行为。使用质量量度的目的是改进:量度驱动实现改进目标的过程。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32篇,包括但不限于: -FDA Data Integrity and Compliance With Drug CGMP Questions and Answers Guidance for Industry – 2018.12.12 【双特异性抗体】 — 概要:这些抗体是基因工程重组抗体,由两个不同的结合域组成,能够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或相同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 根据靶点进行分类,可分为:(1)桥接两种靶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例如,设计用于使免疫效应细胞与特定肿瘤相关抗原紧密接触,从而加强细胞杀伤力的双特异性抗体)。(2)非桥接两种靶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例如,靶向两种可溶性细胞因子或结合相同肿瘤或病毒抗原的不同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在该类别中,可能不需要双特异性抗体同时结合两种靶标而有效。 自然状态下不存在双特异性抗体,只能通过特殊方法进行制备。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8篇,包括但不限于: -FDA Bispecific Antibody Development Programs Guidance for Industry – 2021.5.24 修订主题词: 【GMP】 — 概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在美国食品药品法里,是以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形式出现的,其中C代表“现行”或“当今”的意思,有明确的含义。 GMP的核心是控制(GMP is all about controls),即通过对药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来保障药品满足批准药品的质量标准和疗效。批准的质量标准与疗效的关系不一定是非常精准的,这与临床试验中的临床指标本身的精确性有关。GMP是一套具有法规强制性的,对患者、企业和政府都有意的、良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践行方式。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38篇,包括但不限于: - 中国GMP通则 【放射性药品】 — 概要:放射性药品(Radioactive drug, Radiopharmaceutical),系指含有一种或几种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药品(包括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在国内,放射性药品是一类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 放射性药品与普通药品最显着的区别在于,普通药物有着明确的药理作用,达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而放射性药品的特殊性在于利用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粒子或射线来达到诊断与治疗的目的。 除此之外,放射性药品的半衰期很短,用药前准备和给药必须迅速。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50+篇,包括但不限于: -国务院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 2017.03.01 【可见异物】 — 概要:可见异物系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和无菌原料药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μm。注射产品中的可见异物会危害患者的安全。 可见异物检查法有灯检法和光散射法。一般常用灯检法,也可采用光散射法。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49篇,包括但不限于: -药典会 中国药典2020 四部 0904 可见异物检查法 – 2020.12.30 — 概要:目检即目视检查,是指通过人的视觉或借助辅助工具对被检查对象进行的某些项目的检查,并最终由检查人员根据接收标准作出判断的过程。目检的应用范围很广。通常,目检(Visual inspection)是指无菌药品可见异物的检查。目检是药品生产中的一步关键工序,应当制定可行有保障的目检程序/流程,并应经过确认和验证。 基于生命周期的目检方法是指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的全过程的考量,包括从物料接收(甚至供应商管理)开始经原辅料准备、药液配置、灌装、在线100%目检、AQL检查等一直到留样观察和投诉的全过程。 生产线上目检技术分为人工目检、半自动目检和全自动化目检。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31篇,包括但不限于: -药典会 中国药典2020 四部 0904 可见异物检查法 – 2020.12.30 【计算机化系统】 — 概要:《中国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中定义:计算机化系统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组成,以满足特定的功能。《WHO GMP:验证指南》中定义:计算机化系统共同控制一个或多个自动化过程和/或功能的性能和执行。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外围设备、网络和文档,例如手册和标准操作规程,以及与硬件和软件交互的人员。《FDA CFR 211》中也对其有相关规定:应对计算机或有关系统采取适当控制,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实行对主生产和控制记录或其它记录的变更。在计算机或有关系统输入和输出公式,其他记录或数据时,应检查其准确性。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47篇,包括但不限于: -CFDA 中国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食药总局2015年第54号) 【生物指示剂】 — 概要:生物指示剂是一种对特定灭菌程序有确定及稳定耐受性的特殊活微生物制成品,可用于灭菌设备的性能确认,特定物品的灭菌工艺研发、建立、验证,生产过程灭菌效果的监控,也可用于隔离系统和无菌洁净室除菌效果的验证评估等。 生物指示剂特征需符合《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GB 18281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载体型生物指示剂;(2)芽孢悬液生物指示剂;(3)自含式生物指示剂。 — 共计参考法规文献21篇,包括但不限于: -药典会 2020版中国药典 9207 灭菌用生物指示剂指导原则 – 2020.12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 admin@shilinx.com 。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必读指南:
文件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适用岗位(必读)
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美国FDA监管下的注射剂产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动物药品。适用于大型药企、Biotech公司、CRO和CDMO等不同企业类别。 文件要点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适用岗位(必读)
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的生产,包括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特别针对无菌药品的GMP生产要求。适用于在中国进行无菌药品生产的企业,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 文件要点总结
结语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适用范围: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建议:
适用范围说明: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欧盟地区内生产的所有类型药品,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和中药等。涉及的注册分类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和原料药等。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各类企业。 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文件适用范围: 文件要点总结: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