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品可及性方面干得好的制药商有哪些?
出自识林
在药品可及性方面干得好的制药商有哪些?
笔记 2016-11-20 制药企业经常因没有做到保证药品对中低收入国家人群的可及性而受到谴责。然而,真实情况实际上更为微妙,根据药品可及性基金会(一家位于荷兰的非营利性机构)一份新发布的报告 与此同时,报告认为有更多工作可做。基金会执行理事Jayasree Iyer写道,“制药公司和需要他们的产品的人们之间有一个社会契约。我们的研究表明,许多工业界的人们都致力于履行这一契约。但进展比我们许多人希望的要更缓慢。”好的一面是,“总的来说,制药业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在任何领域做得更少。在几个领域他们做得更多。”例如,大多数制药商都有详细的药品可及性策略。但是,她补充表示,“在一些领域,我们需要将对话向前推进 — 更多产品的可负担性以及制止不当行为的发生。” 基金会分析了旨在对107个国家50种不同疾病放宽药品获取的政策和实践。为评估绩效,基金会审查了定价;专利和许可;研发、质量生产和安全监测;产品捐赠和慈善活动;以及包括反竞争性营销、游说和腐败在内的公共政策。基金会随后发表了研究结果,并编制了药品可及性指数(Access to Medicine Index)报告,列出了全球前20家制药企业在改善中低收入国家对药品可及性方面的努力。研究指出了最好的和有创新性的实践,以及已经取得的进展和仍需努力的领域。该项研究自2008年起每两年发表一次。上一次药品可及性指数报告于2014年编制发布。 以下列出了报告中的一些主要发现:
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官Andrew Witt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业务模式所做的根本性改变使得我们能够尽可能得提供患者可负担的产品,同时产生我们维持业务和研究投资所需的回报。” 有限的基于需求的定价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在,某些领域,进展是“静态的”。在可负担性的关键衡量指标(考虑到人们对药品的支付能力的定价计划所覆盖的药物比例)中没有改善迹象。850种药物中仅有5%具有符合指数所设定的关键标准的定价策略(即实现了国家内不同人群可负担性,参考多个社会经济因素的定价策略)。在过去四年中,使用公平定价策略的公司数量从2012年的16家增加到2014年的18家再到2016年的19家。缺血性心脏病取代艾滋病成为有着最多公平定价产品的疾病。Gilead公司有着最高的产品比例,50%的产品对目标优先国家采取公平定价策略。 高优先级低激励性产品缺口 基金会还识别出84个产品缺口(product gap,即“有迫切需求,但对从事研发的商业激励较低”),涉及该指数涵盖的50种疾病。制药商对于其中31个产品缺口开发了151个药,但只有六家企业参与了这项活动中的大部分,领先的是葛兰素史克,其次是AbbVie。 产品仅在1/4的高需求国家注册 基金会审查了产品注册,指在特定国家提交药品上市申请。这类注册能够确保药品提供给需要的人。然而,分析发现,这类注册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急需的国家。” 更多在研项目 至于正在开发的药品,报告指出有420个满足中低收入国家人群特定需求的在研项目,高于2014年的93个项目。产品管道主要集中在带来相对较大负担的五种疾病 — 下呼吸道感染、糖尿病、疟疾、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这些疾病要么具有较大的商业市场要么具有高度优先级。 与道德行为有关的透明度仍很低 报告还试图确定制药商与道德行为有关的透明程度,包括政策立场、政治捐款、营销活动和协会会员资格以及相关的财务支持和董事会席位。但基金会的结论是“所有领域的透明度仍然很低。”Iyer指出,Gilead在确保以符合伦理的方式开展临床试验和共享临床数据,以及在特定国家对特定药品的销售信息和定价策略的分享并不非常透明。 这是一份长篇报告,有很多值得阅读的地方。 整理:识林-椒 参考资料 |